(二)各抒己见
在“情景聚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多媒体出示:
1、你与父母之间存在隔阂吗?请说来听听。
2、联系你的实际生活,分析以上的事例,说说代沟是怎样产生的?
3、代沟的出现会给你们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在“想”、“说”、“做”的活动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身临其境,感受和体验,得出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代沟产生的原因是双方面的,代沟的出现会给家庭和学生都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办法走过代沟。
那么,如何走过代沟呢?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为了突出重点,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小品
小品一:请学生扮演一个做事冲动,不服输的孩子,他总是把父母的稳重和成熟当作“胆小怕事”,老师则扮演一位希望孩子少走弯路的家长,他想尽可能地关心和照顾孩子,但又不被孩子“理解”、“接受”,两人演一段家长教育孩子处事要谨慎的小品。
小品二:请学生扮演一个思想开放,爱时髦的孩子,他的观念是:看电影要看欧美的,听音乐要听流行的,穿衣服要穿韩国的,看漫画要看日本的。教师则扮演一个思想保守、传统的家长,演一段阻止孩子追求时尚的小品。
学生欣赏小品后,回答问题:
1、假如你遇到上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办,怎么做才能消除子女和父母之间隔阂呢?
2、给子女和父母各提一些建议。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解决了“如何走过代沟?”的问题,从而感悟到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只要子女和父母双方能做到相互理解、谦让、信任,用爱和真情架起一座灿烂的心桥,就能走过代沟。
(三)知识在线
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得出结论后,他们还渴望教师给予点拨指导,想听听老师的看法。因此,我提出了三种桥的观点。1、用“理解”做桥;2、用“让步”做桥;3、用“语言”做桥。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设计了“出谋划策”的活动,通过问题:还有什么可以做桥,让我们走过代沟。实现教学的开放性。
(四)心灵感悟
多媒体出示:《母爱悠悠》和《父爱如山》。通过欣赏两篇优美的文章,让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感受亲情,换位思考,从而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消除逆反心理,接纳父母。
(五)真情互动
播放《天下第一情》的主题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课文中“苦恼的女儿”和“无奈的母亲”的来信,并以给她们各回一封信为作业,结束本课。
四、教学反思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最终全面培养和塑造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