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设课堂和谐情境,亲身体验并发现
1、“听听,猜猜,谁在唱歌”。课件播放知了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谁的叫声,这一环节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2、课件播放一段flash,学生观察知了是怎么发出声音的,这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对知了的观察,有的学生们会说知了是用嘴巴唱歌,有的会说那是翅膀发出的声音,最后有的学生查找课本发现:“原来知了是用腹部的发声器发出声音的”。让学生在思考、观察、找资料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并从而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并可以用观察和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3、思考“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这样发声的?”让学生思考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问家人、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
(三)合作探究学习
“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为此,我开展了两个实践活动:
活动一:“小眼睛,大发现”。学生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
交流活动前给学生提供范例:“我发现锅、碗、茶杯大都是圆形的”、“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水痕”……,让学生这些小小的“发现”也是“发现”,以此引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二:记录我的发现。新课标中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我设计这一活动环节,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达形式,记录自己的大发现。
先让学生从课件“苹果掉下来了”中领悟到:其实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来自生活中的细心观察,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就是从一些细小发现开始走向成功的,你想不想成为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是发明家呢?那就先把你的发现记下来,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这些记录可以为接下来的研究内容作铺垫。
本堂课最后根据孩子们生活中发现的许多问题提出新的活动要求,引导他们不断向纵深发展。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