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教师资格考试 - 说课稿 - 正文

小学思想品德说课稿:小窗口大世界

来源:fjzsksw.com 2010-9-15 11:59:36

 

 

热点链接:

2010年全国特岗教师热点招聘

点击查看近期全国各地教师招聘

 

《小窗口 大世界》说课稿

  【说教材】

  《小窗口大世界》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中的第三课。

  这一课主要讲大众媒体,包含“我们怎样了解外界”、“我们怎样利用媒体”和“小小新闻发布会”等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大众媒体,激发他们探究媒体世界的愿望,进而运用媒体这个小窗口了解大千世界。

  【说学情】

  大众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时时刻刻与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关系。四年级的学生,他们从小是在各种媒体的包围下长大的,对媒体的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对于媒体均有所接触,但对于媒体的有效应用却做得不够,往往是把有的媒体当成“玩具”,而不是“工具”。

  【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主要采取了激趣导入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首先以学生喜爱的舞蹈,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然后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探究,自主发现各种媒体的作用,从而体验到大众媒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大千世界,最后任务驱动学生主动运用媒体,以此培养他们利用大众媒体了解世界的能力。

  【说学法】

  在这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采取让学生在活动任务中自主发现、自主体验的学习方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

  【说教学目标】

  1.知道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书刊等都是大众媒体。

  2.知道通过大众媒体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3.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重点

  1.知道通过大众媒体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2.了解媒体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难点

  了解媒体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激趣导入、新知感悟、媒体大搜索、媒体大比拼和新闻小灵通五个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影视片段,请学生跟跳舞蹈。

  2.请学生说说这段舞蹈出自哪里,是怎么知道的,大家从电视中还知道些什么?以此引出小小的电视窗口里有一个大世界。

  3.板书课题:“小窗口 大世界”

  二、新知感悟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主要让学生了解大众媒体。我为了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型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型学习,我采取了创设情境教学法。

  1.创设情境

  森林里举行百科知识大赛,要挑选出一位知识最渊博大王来管理大森林。动物们都想成为森林之王,纷纷忙了起来,就连一些小朋友也不闲着,纷纷跑来为他们帮忙。可是他们忙了半天谁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赢这场比赛。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创设这样的情境后,学生便会主动地想出种种办法来帮助他们,大家可能会想到从电视里找资料、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听广播搜索资料或从书本报刊中寻找资料。

  2.学生回答问题后展示各种媒体并板书。

  3.教师引出大众媒体的概念:

  教师:生活中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像刚才大家所说到的书本、报纸、电视、广播、计算机等被称为大众媒体。

  此时,大众媒体就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现中由抽象的概念变成了自身的认识。

  4.在这一环节的最后,我还向大家展示小朋友们和小动物们在大家的帮助下利用各种媒体搜集到的信息。

  通过以上的学习,首先让学生主动地了解了大众媒体,然后在媒体信息的展示中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个媒体小窗口带来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同时使他们产生运用媒体了解世界的冲动,于是就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