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VCD《世上只有妈妈好》片段和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出话题:“同学们喜欢父母吗?为什么喜欢父母?”。
[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和歌曲,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父母的爱有一个形象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打好铺垫。
二、生活感悟,感受父母的爱
分二个环节:
第一环节,回忆父母的爱。[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课件展示妈妈在灯下辅导子女的情境和爸爸去培训班接送子女的情境,让学生看图及图旁的文字,接着让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组举例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护我们的?
[我的设计意图是] 通过看图及图旁的文字分析,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学习
上、生活中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给予的帮助;通过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和分组举例,加深学生对父母的崇敬,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通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第二环节展示父母的爱。[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分组汇报、展示父母是怎样爱护我们的。
[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更加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从而从内心深处激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为学生“感恩”情愫的发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共同体验,品味父母的爱
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课件展示“理解父母的爱”的图例,接着让学生将课前调查“同学、邻居、亲友家的家长对子女付出时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分组进行汇报。
[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交流、汇报调查情况,让学生深深了解每个人的爸爸妈妈对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从而将学生的“感恩”情愫进一步“推化”。
四、故事读析,情感升华
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故事《感恩的心》,让学生边观看、边阅读故事《感恩的心》;然后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观后感 ;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搜集的古今中外父母为儿女甘心贡献的故事或诗歌,小组汇报听完故事后 的感受。
[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故事和汇报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将学生的“感恩”情愫进一步“推化”,使后面的“感恩”父母活动水到渠成,让学生的“感恩”不得不发。
五、拓展延伸、感恩父母
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提问:“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你想怎样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接着课件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和“子女为妈妈梳头”的感人情景;学生小组交流并向全班汇报:你想怎样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把自己想法写下来并在回家后读给父母听一听。
[我的设计意图是] 新课程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此,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明确爸爸妈妈对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也应如此。并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
六、小结: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的设计意图是] 通过让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再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有利于将学生的思想进一步升华。
我说课完毕,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多多指教,谢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