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教师资格考试 - 说课稿 - 正文

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我爱父母我爱书

来源:fjzsksw.com 2010-10-13 9:22:57

 

 

 四、

  提出主体方案(预想)学生小组发言人交流学习单。

  教师归纳学习总体思路:

  第二课时:嵌入学习7.1“什么是法律”和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广东版P53-54)。

  第三课时:嵌入7.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和7.2“处处保护”。

  第四课时:嵌入7.3最后一框“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和回顾3.1“我和父母”(第一学期学习内容)

  第五课时:交流学习成果。提出附合大多小组的解决问题学习思路:

  第二课时,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是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作用;

  第三课时,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四课时,掌握有关维权的途径,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技巧,懂得以和谐的方式维护自己权利的重要性。

  第五课时,最终完成并交流解决挑战任务的方案

  教学反思;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贾斯帕学习记录单

  初期完成任务的预想方案过程调整方案

  预想方案初期提出的子问题调整思路新发现的问题

  已解问题未知问题

  第二课时(7.1)法律的基本特征、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基本特征,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作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理解本案中李丽依据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

  活动预设目标预设生成记录

  一、

  法律与生活

  1、见多识广:请4位同学按录像《女孩被遗弃15年,遭亲生父母拒养吐口水》和课本第50-51页的四幅图画,讲自己亲眼所见的相似的故事。

  2、脱口秀(访谈):选几名小记者,现场采访大家。读过什么与法律有关联的书,看过什么与法律有关的电视节目(提示:类似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连续剧《绝对权利》),参加过什么与法律有关社会活动(提示:公判大会、禁毒展览、旁听庭审等)。

  3、请学生从上述活动中进行归纳,谈谈社会生活和法律的密切联系。

  4、抢答竞赛:法律知识我知道。

  按照课本第52页的题目,分班分小组进行抢答竞赛。让在抢答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一步回答由同学们提出的其他法律问题。观察生活,感知法律,激发兴趣

  七年级学生对法律既陌生又好奇。故设计活动:“生活和法律”,由三个既相互独立又联为一体的小活动构成。总的思路: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由生活到理念的活动路线。

  让部分学生展示“未学先知”的自豪,激发全体同学探究法律知识的热情。对小组学习起到同伴引领作用。

  二、

  法律特征

  1.讨论:法律是怎样来的?(立法程序)

  2.制定了法律,如果无人遵循会怎么样?(实施机制)

  3、讨论《暴力抗法》的案例问:少数民族犯罪可以不受处罚吗?(适用范围)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了法律具有三个特征。

  理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三、

  特殊保护1、李丽婴儿时被弃,如果没有被及时救起,后果会是怎样?

  (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2、请列举发生身边的未成年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侵害的事例;或者是未成年人走向违法犯罪的事例。

  3、以上的事例给我们启示?

  教师评价引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通过学习懂得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四、

  我说你说根据法律的基本特征,请从合理性和可行性中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李丽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看法。

  如:法律具有强制力,利用法律更能使李丽的权益受到保护;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对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同样适用等。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今后的和谐相处问题等。理解李丽依据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教师利用对学生发言评价的机会,引导要注意依据法律维权的重要性和解决家庭矛盾的特殊性。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7.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

  (7.2)处处保护: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保护依据,通过《未成年有保护法学习》,知道未成年人有哪些具体的合法权益;

  2、学会判断本案中李丽哪些合法权益受到生父母侵害,李丽所主张的要求是否都是合法权益。

  教学流程:

  活动预设目标预设生成性记录

  一、特殊保护有法可依

  学生阅读课本P55。

  1、我国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什么名称?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的?

  2、你还知道哪些具体规定?

  3、你能用实际的事例这些法律是怎样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的吗?让学生了解我国现有法规中,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

  利用事实例子感受未成年人受到特别保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