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法必依——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
(1)、有法必依要求严格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法律。
(2)、有法不依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请学生思考P92页材料中当事人有法不依的行为未得到及时纠正,会造成什么后果?
有法不依,等于无法,颁布了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公民的自觉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权威,那么再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是形同虚设。如果材料中的当事人有法不依的行为未得到及时的纠正,一方面损害了村民的权利。影响了国家再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打击了群众参与国家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人们会认为有法无法一个样,从而轻视法律,破坏法律、践踏法律,造成社会混乱,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3、执法必严——关键
(1)、执法必严要求做到不徇私情,
请学生阅读教材P92页材料思考:姑妈为什么生气?吴法官再办案过程中不徇私情的做法对案件的审判有何意义?
作为法官,如做不到公正的裁决,受害者的权益就无法保护,社会正义就无法伸张。吴法官在办案过程中不徇私情,才能公正执法,确保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平等保护。
(2)执法必严必须坚持不枉不纵。
学生阅读P93页的材料。
4、违法必究——必要保障。
(1)、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不履行法定职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阅读P93页的材料思考:为什么原告会获得赔偿,派出所长会受到刑罚的处罚?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不履行法定职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说不履行法定职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市应该的,那么为什么下面镇政府履行了“职责”。却还是被人告到了法庭,究竟市怎么会事呢?请学生们阅读P93页的材料。
(2)、任何组织、机关、部门、单位的行为超越法律权限,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3)、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追究。
那么在我国有没有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违法行为不受追究的特殊公民呢?
在我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即使你位高权重,也不例外。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这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这四个环节事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不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必要保障。
布置作业:
一个父亲将他作恶多端、横行乡里的儿子打死。你认为父亲的行为是什么行为?为什么?
教后记:
第二课时 监督制约 保障公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树立监督意识,制度制约和程序制约的意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通过监督渠道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能力,提高对制度制约和程序制约的必要性认识。
知识——知道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证;了解监督政府工作的多种渠道;知道制度制约和程序制约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证以及程序制约主要表现。
教学重难点:
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才能保障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
2、制度制约和程序制约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