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3.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
(2)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
(3)充分利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活动: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关各地区环境报告,以及我国的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板块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多媒体展示:
人们常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损伤了肺,地球就会窒息。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的中国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每年因此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
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的综合价值是19.6万美元。它的功能包括: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繁养场所等。
如果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被砍伐,可以制成6000—8000双筷子,价值不到40美元。
探究一:
问题:
1.你认为是否应砍这样的大树?理由是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探究二:
你如何看待以下观点?
观点一: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的。
观点二: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
观点三:天堂和地狱大门的钥匙就握在人类自己的手中。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
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分析小结。
观点一表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也要让后代过上他们希望的幸福生活。
观点二认识到了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我们绝不能纵容人类的贪婪,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最终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观点三认识到了人类的命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对环境的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所以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关键要靠人类自身。
问题: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板书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板书2.我国乃至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2年,课题组集中了30多位专家,完成了《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板块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呈现材料:
1988年11月20日,刘春生与北四平乡宝汤村签订了承包马道沟小流域的合同书。他想这可是我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假如你是刘春生,你会怎样施展你的拳脚呢?请说说你的创业思路和理由。
学生1:在山上种树,池塘里养鱼,这样既发展经济,又美化环境。
学生2:山下开一个加工厂,利用山上的资源进行深加工,出口创汇。
教师:对这两位同学的创业思路你是如何看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学生1:同意第一位同学,因为他的做法不仅能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而且还美化了环境,以后也有发展前途,会越来越好,可以持续发展。
学生2:我不同意第二位同学的做法,因为他虽然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但是山上的资源如果只开发,不建设,只会越来越少,而且开办工厂会污染环境,又会影响他的工厂发展,最后只能倒闭。
……
教师:同学们的谈话很精彩,那我们一起看看真正的主人公是怎样做的。
多媒体呈现资料:
1988年11月20日,刘春生与北四平乡宝汤村签订了承包马道沟小流域的合同书。他在自己承包的山上栽了树、种了参,山下挖塘养了林蛙……多年来他头脑中形成的开发、治理同步走,既发展经济又要保持生态平衡的愿望成为现实。
课堂小结:可持续发展是要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一种战略思想,它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即全面考虑的战略思想。要求人们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同时还不可忽视控制人口数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仅是从我国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的,也是全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当然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本课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作为中学生,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公民,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