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甘肃中考 - 正文
平凉2011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1-8-30 10:07:17 【字体:小 大】

 

 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0.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用于防腐
  D.同为甲醛能使蛋白后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
  11.(4分)请将下列短文中加点的文字转化为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在旁边的横线上:
  刚玉是宝石的一种,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而不是氢氧化铝                 , 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一些刚玉由于混有少量亚铁离子       等杂质而显蓝色,俗称蓝宝石。
  12.(10分)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
  (1)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收分是Fe20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铁也能在酸性溶液中被腐蚀,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03 ,用盐酸可以除去铁锈。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13.(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乙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时不舍结晶水,请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
  的一条)                                               。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
  (3) 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
  解?               (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
  (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该过程
  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填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14.(8分)甲、乙、丙、丁、戊分别是稀硫酸、镁、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镁及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
  下图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
  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已知丁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甲                   、戊                    。
  (2)图中各反应不含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与丙:                                                        。
  丙与丁:                                                        。
  (4)例举丙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