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考试乐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江西中考 - 江西省中考 - 正文
在2012年江西省中招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2exam.com 2012-3-16 21:15:39 【字体:小 大】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一直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了很大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至今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今年我省对中考考试方案作了部分调整,一方面对物理、化学两个学科实行同场分卷考试,省统考科目考试时间也由原来的三天压缩到两天半;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和体现中考命题的科学导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适当调整试题难易度,强化对学生知识面、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切实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
     3、强化体育考试管理,确保考试公正透明
    中考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心和重视,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中考体育考试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考体育考试必须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体现对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作用,体现对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作用,体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推动作用。各市、县(区)中招部门要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2012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要尽可能创造条件,采用科学仪器进行测试;要健全考试监督机制,坚决杜绝徇私舞弊现象发生,确保考试公开、公平、公正、透明。
     (二)关于中招工作
      中招政策对教育发展导向作用大,同时社会敏感度也高。今年全省中招工作要服务教育“科学发展、人民满意”的目标,进一步发挥招生制度支持和促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支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全面准确宣传深化中招改革的重要意义、工作部署和政策规定,努力营造有利于中招改革顺利推进的良好氛围。
     1、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均衡招生改革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省从2007年开始,逐步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这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举措。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4年全省普通高中均衡招生比例要达到60%。今年我省加大了均衡招生改革的力度,各设区市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统招计划按不低于50%的比例,根据生源情况均衡分配到区域初中,现已高于50%的地区,要继续稳步提高并逐步扩大均衡招生比例。我们要改进均衡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方法。均衡招生计划可面向薄弱初中倾斜,但也要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较好初中学校和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初中学校的积极性;要在保证一定生源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完成普通高中均衡招生计划;要科学设定均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有利于保证高中的生源质量;要进一步实施普通高中均衡招生“阳光工程”,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健全监督检查,确保普通高中均衡招生公正、公平、公开。
      2、继续扩大中考中招改革实验区范围,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中考中招改革使传统的中考和招生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改革的政策逐步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和认同;促进了新的教育质量评价观的确立,逐步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机制。由于改革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的做法,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为内容的录取条件,因此人为因素加大,也给招生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保证中考改革稳步推进,得到社会的认可,各地一要对中考中招改革工作提出目标要求,在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考试、评卷和高中录取等过程实施全程跟踪,对新的政策规定、招生录取依据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具体操作办法进行现场指导;二要建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地区中考中招改革方案;三要加大改革和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消除部分家长的疑惑,通过切实有效的宣传,得到社会广泛支持和拥护;四要强化培训,建立专业队伍,要进行分内容、分层次集中培训。通过集中培训,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的专业队伍;五要建立严格的公示、诚信、监督和监控评估等制度,为改革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3、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充分发挥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作用。实行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完善;关注个体差异和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各地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用于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实施方案,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营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4、进一步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宏观调控的力度。今年,我们将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宏观调控,按照普教与职教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继续分级分解中职招生任务,对中职招生实行目标管理,逐级落实。
各级中招部门一要继续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采取积极措施,逐级分解、落实招生任务,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组织实施好今年的中职招生工作;二要建立市、县、校三级中职招生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和招生工作督查激励机制;三要进一步放开中职招生办法,实行灵活多样的招生方式,支持各类中职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四要进一步完善并简化中招工作程序,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协助学校组织生源,尽力为学校办理录取手续提供便利;五要加大对中职招生工作的规范管理力度,净化招生环境,严肃招生纪律。
      5、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健康发展。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端正行业风气,严肃招生纪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要严格执行省中招政策规定,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根据考生志愿按照录取批次在规定招生时间段有序录取。严禁跨地市招生、超计划招生、线下招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中招部门要对所辖普通高中的招生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及时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到位。在招生过程中,要加强信息监察,关注舆情民意,对于影响招生工作全局和社会稳定的相关信息,要快速反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果断处置,确保社会稳定;要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重点监督。对存在跨地市招生、有偿招生、抢拉生源,搞恶性竞争等违规违纪行为,将严肃查处,并按照规定严肃追究责任;要充分尊重考生意愿,严禁普通高中做虚假不实的招生宣传,误导考生和家长,严禁限制和强迫考生选报志愿,确保初中毕业学生合理分流。
      6、进一步规范师范定向招生管理,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对报考师范定向的考生,单独编排考场,由设区市统一组织评阅试卷;定向招生继续采用分设区市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考生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继续坚持师范定向招生联审公示制度,确保招生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2012年我们要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社会公信力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各级考试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考生为本、为考生服务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加强部门联动,本着对考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全面做好服务工作,积极营造良好考试环境,切实维护好广大考生合法权益,让考生们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考出最好的成绩。
     二是充分发挥现代化手段在考试管理和预防违纪舞弊中的作用。考试管理要突出重点,严密防范与严肃查处并举,教育、制度、监督并重。要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防范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作弊,有条件的地区要求每个考场配备信号屏蔽器,对无线信号实行屏蔽;要重点防范代考替考,重点防范有组织的群体性的舞弊;要针对不同的作弊方式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建立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切实提高对考试期间舞弊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三是加大巡视,狠抓落实。考试期间,省考试院将向各设区市下派巡视员进行巡视督导工作,省巡视员随机抽取1-2个考区,实行驻点巡视,重点检查各项考务工作落实情况,处置考试过程中紧急突发事件。市、县(区)也要选派巡视员到考点定点巡视。监考员要一丝不苟地执行《实施细则》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监考职责,决不允许对本校考生放松管理,听之任之,要确保考风考纪良好。
      同志们,今年的中考中招和学业水平考试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大家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以对广大考生、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组织,扎实工作,齐心协力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努力把我省中考中招和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