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23、观察右图,《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 )
A、联合国建立
B、国际联盟建立
C、欧洲联盟建立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4、1991年,德国重新统一。重新统一前德国的分裂是哪一
次会议导致(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场面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5、下列图片展示了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组织的标识,代表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标识是 ( )
A B C D
26、2010年5月,考古人员从“南澳1号”古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的明代瓷器。明以前,潮汕地区的陶瓷烧制已经相当成熟。潮汕地区陶瓷烧制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 )
A、秦汉时期 B、两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元明时期
27、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大肆进行经济掠夺。在汕头一带列强进行的经济掠夺活动不包括( )
A、大量输入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B、大规模修筑铁路并掠夺铁路沿线资源
C、从事“猪仔贸易”,掠夺潮汕华工 D、开设商行,投资办厂
28、汕头近代建筑,风格多样。其中,民居和商铺合一的建筑形式是( )
A、“驷马拖车”式 B、“四点金”式 C、“下山虎”式 D、“骑楼”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l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三:近三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⒐8%,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达5万多亿美元,已经超越日本在世界排位第二。 ——摘编自凤凰网
请回答:
(1)从对外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一所描述的情况是清朝什么政策造成的?(1分)这一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2分)
闭关锁国政策 导致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的主张。(1分)请列举洋务派的主要活动。(2分)
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企业或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
(3)材料三中所述经济建设成就源于什么政策?(1分)1980年中国在广东设置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除了深圳、珠海,还有哪个地方?(1分)经济特区的建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什么作用?(2分)
改革开放 汕头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外资、侨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清朝以来中国对外政策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