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
一、招生计划
西夏区2018年小学毕业80个班3885人,秋季计划招生90个班4400人;初中毕业69个班3460人,秋季计划招生74个班3700人。
二、招生原则
(一)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严格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入学、计划招生、合理调剂”的招生政策,保障辖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拥有一个相对就近的学校学位。
(二)坚持义务教育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辖区内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由西夏区教育局统一管理,各学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以考试、竞赛、面谈、表演等形式进行选拔性招生。
西夏区教育局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新建小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科学客观地划定各学校的入学片区范围,制定招生方案,设计入学流程。认真落实化解“大班额”专项规划,合理分流学生,起始年级班额原则上不得超过50人,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班额不得超过56人。城市小学和各种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不得举办学前班;农村小学周边没有幼儿园覆盖的,在保证本学区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的前提下,可招收学前一年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但须向教育局提交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举办,收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坚持义务教育全纳入原则。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和“两个纳入”(全部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政策,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以相对就近、合理调剂为原则,落实好“四统一”(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活动),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落实自治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精神,抓好控辍保学,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和巩固率。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全面实行“阳光招生”。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建立和完善2018年西夏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公示制度、咨询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确保招生工作政策透明、程序公开、过程公平、结果公正。
三、招生办法
(一)小学招生
1.招生对象。西夏区户籍适龄儿童及西夏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入学条件。2018年城市小学入学年龄截止2012年8月31日;农村小学入学年龄截止2012年2月29日。
3.户籍要求。儿童本人具有西夏区户籍,与户主关系为子(女)、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入户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前。
4.学区确定。分别以户籍、实际居住地来确定和认定学区。具有西夏区户籍,入学年龄、入户时间和监护人关系符合政策要求的儿童,实行以户籍地址对应学区,按所公示的学区就近入学,其他情况均由教育局视居住地周边学校空余学位情况相对就近调剂入学。西夏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居住地为依据,实行一址对应多校、相对就近调剂入学。在学区公示范围内的新建楼盘和未交付使用的住房今年暂不定学区,今后将视学校布局、学位情况和距离远近确定。
5.辖区内民办小学招生。学校制定招生方案,在西夏区教育局审核备案同意后,在规定的时间上报招生名单。
(二)初中招生
1.招生对象。辖区小学应届毕业生;本人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具有西夏区户籍的外地返回西夏区的小学应届毕业生;暂住西夏区的外地小学应届毕业生。
2.片区确定。根据辖区生源和初中学位状况,划定和调整各初中学校的招生范围。西夏区城市小学除对口直升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升学方式外,其余小学毕业生以西夏区户籍和实际居住认证确定学区,由教育局统一分配至辖区公办初中就读。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视周边学校空余学位情况,相对就近调剂入学。农村小学毕业生,在规定报名时间,到户口所在地的初中学校报名注册。
(三)转学工作
按照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原则上同一县(区)域内不允许转学。跨区转学,需先进行网上登记,由教育局根据公办学校空余学位,按照相对就近原则(教育厅直属学校和银川市直属学校由该校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安排。中小学生转学应在每学期开学后的前1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西夏区教育局在开学1月内集中办理学籍,逾期不再受理。
7月20日至7月30日,家长登录“西夏区入转学服务平台”(http://www.xxrxbm.cn)进行转学登记,按短信提示将转学材料交由居住地街道社区初审,8月1日至8月10日教育局复审。8月27日收到分配短信,在规定的时间去所分配学校报名注册。
四、招生规定
(一)招生计划一经公布,各学校不得擅自变更,招生计划的调整由西夏区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二)各小学招生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进行。各初中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自主招生。
(三)各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招生工作,教育专干要坚持招生原则,严格把关,提高招生工作质量。
(四)各学校登记毕业生名册时,要按毕业学生实有人数如实填写,不得遗漏或增加。对正常转出、转入的学生,应及时向教育局上报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