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中考命题有四个变化
指导名师:哈市中考语文命题预备人员、第49中学高级教师胡涛
2011年中考语文学科的命题原则是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创新。从2011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来看,语文学科的命题出现四个变化。
变化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增删各两篇:新增《小石潭记》《孟子二章》,删去《三峡》《鱼我所欲也》。
备考策略:对于新增的篇目,考生不要盲目认定它对中考有何特殊意义,按照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考核要求来扎实把握。
变化二:积累与运用部分考点有增有删。增加的考点:考点6“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以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考点7“了解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常用修辞方法,体会他们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删去的考点:2010年语文升学考试说明积累与运用部分,“能对语言材料提供的信息设计一个专题的研究方向,并能把研究步骤简单列举出来。”微调的考点:考点14 在2010年“能识记名著中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加上若干名著篇目“如吴承恩《西游记》等”。考点15在去年“能准确地背诵、默写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的前提下加上“并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备考策略:增加的语法与修辞关键在运用;名著考核要求表述更具体化,学会梳理名著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等,做到心中有数;忌死记硬背,有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变化三:阅读部分有微调。基本考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备考策略:关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联;关注整体感知与细部探究的结合;关注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关注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变化四:作文题型有所变化:在2010年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二选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命题作文这一形式。命题作文命题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直接命题”, 如《寻找平衡》《与责任同行》;二是“比喻命题”, 如《脚印》《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三是“配提示语命题”,即提供材料或者提示语, 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后,再按要求作文;四是“选择命题”,即同时提供两个或多个作文命题,留有选择余地。
备考策略:审题要准。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 如:《我最爱这里的风景》《最好的奖赏》 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如《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选材要精“小题大作”,如《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大题小作”如《幸福是一种体验》、《瞬间=永恒》。内容要丰:文章的内容要实在,写记叙文,最好要有一个小而精巧的故事核,通过它来吸引读者,揭示主旨。写议论文,通过典型丰富的事例、道理论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结构要明:明晰的结构首先体现在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其次是详略分明,重点突出;三是有一个线索,一线串珠,珠珠闪亮。还应做到感情真、语言靓。
英语
增加能力考查主观题
指导名师:哈市中考命题预备人员、第69中学英语教师丛林
从2011年“考试说明”来看,2011年英语试题命题依据、考试形式和结构、试题难易程度不变。考试范围出现微调,考生手中的《考试说明》明确列出了1818个单词(比去年多了209个)和232个短语(比去年多了90个)、19个语法项目、11个功能意念项目和24个话题项目。题设微调,在题设中增加可考查能力的主观题。将重点考查词汇运用能力、句子理解能力、语篇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旨在考查词汇的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推理、归纳、总结及运用语言的能力。2011年中考英语试题更加突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加强试题与社会、试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备考策略:
做好整理 阅读写作不放松
浏览近几年的中考题,不难发现中考英语题目中相当一部分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考生每一次课前首先要把基础知识的“功课”做足。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复习和训练。阅读、写作在最后一段时间不能放松,考生应该每天读一两篇文章。听力方面,考生坚持每天听10至15分钟就可以了。
课后做好四个 “整理”:整理错题本:自己不明白、不准确的都要做一个记录,得到正确的解答后过两天,拿出来再做一遍。整理作文素材本:作文15分要在可读性上下功夫,中考前,认真对待考试说明上出现的话题,搜集素材加以整理。整理试卷和笔记,可以及时在上面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