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黑色、蓝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6分,17题9分,18题11分,19题9分,共35分。
16.(6分)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请认真思考下面的7个话题,阅读材料,进行综合探究完成相关题目。
话题: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八股取士 C.文艺复兴 D. 启蒙运动 E. 毛泽东思想 F. 邓小平理论 G. 科学社会主义
(1)以上7个话题中,最早提出“人生应该追求幸福、快乐、智慧、情感,而不应成为伪善宗教的殉道者”的是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的是 。(请在空白处填入英文字母,2分。)
(2)请你从剩余的5个话题中挑选2个话题,各设计1个相关问题。(请参考示例,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并给出正确答案,4分。)
示例:选择话题:五四运动
设计问题: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正确答案: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17.(9分)美国学者詹姆斯.洛温说:“历史是一系列尚未解答或尚未完善的问题,而不是一系列确定的答案……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讲明真相,不必担心真相会引起混乱,最危险的,是对真理与良知的麻木,以及对思考惰性的习惯。”他的话提醒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帐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以上两则材料是两位唐朝诗人对隋朝大运河的不同评价,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请简述理由。(2分)
(2)材料三: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算把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之一,但遭到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说:“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内容,谈谈你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认识,写成一段150字以内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表述成文。(4分)
标题:我看美洲的发现
(3)材料四:一些西方学者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
请你据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的真相。(2分)
(4) 材料五:在繁华的美国纽约市区就有一个“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铜像(右图)。此外,在美国纽约还有一条街被命名为“林则徐街”。
林则徐为何会受到美国人的如此礼遇?请谈谈你的看法。(1分)
18.(11分)近代化始终是近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是普遍的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近代化(也叫早期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思想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确是正好相反的。
(1) 对于学者所说的西方近代的变革过程,请你结合17——19世纪中期西方在制度方面、器物方面变革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
(2)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在中国先后出现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请分别举出其中一个历史事件。(3分)
材料二:今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华夏儿女从不同视角、以不同形式,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孙中山先生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务实开明的思想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的先知先觉、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无私胸怀,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孙中山先生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的光辉思想,他的不朽精神。
(3)据上述材料,概述“孙中山先生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有哪些?(简要概括,不能照抄原文)(2分)
(4)不久前国务院国台办发言人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共同举办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你认为这一主张有何重要的现实意义?(2分)
19、(9分)中、美、日三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美、中日关系一直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影响重大,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2007年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孔庙时说,在这里就好像“回到了2500年前的文化原点”,强调日中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古代史上友好交往是中日关系的主流,请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
(2)近代史上,日本发动过哪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分)
(3)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孔庙题词“温故创新”(下图),对孔子的“温故知新”做一字之改,使人联想到中日关系的未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田康夫题词的理解。(2分)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中美关系的发展”为课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列出了以下几个重大历史事件,请你从中美关系的角度说明其选择的主要理由。(4分)
重大事件主要理由
《辛丑条约》
的签订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订
朝鲜战争
尼克松访华
试卷类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