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云南中考 - 昆明中考 - 正文
昆明2011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1-8-26 15:39:54 【字体:小 大】

 

1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增加了危险驾
  驶罪。这一修改使得对飙车、醉驾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惩治做到了
  A.执法必严    B.有法必依
  C.有法可依    D.违法必究
  14.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云南盈江地震灾情时指出:灾区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
  地区,也是贫困地区,要把恢复重建同扶贫开发相结合,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
  结合,同兴边富民工程相结合。总理的这一要求集中体现了我国
  A.实行“一国两制”
  B.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5.“科学泰斗”钱伟长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他曾说: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
  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伟大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民
  族精神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载人航天精神
  思想品德试卷·第3页(共8页)
  16.今年4月l日,广州开始施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个人不按
  规定分类投放城市生活垃圾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每次50元罚款;单位不按
  规定分类投放城市生活垃圾的,处每立方米500元罚款。这一规定的实施有利于
  ①增强人们的资源和环境意识
  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④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达到l3.39亿人,年平均增长
  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l.07%下降0.5个百分点;每十万人中具
  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lll46人上升为
  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
  A.新增人口增多,人口素质偏低   B.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素质提高
  C.新增人口减少,人口素质提高   D.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素质降低
  18.2011年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从局势动荡、险象环生的利比亚撤出
  35860名中国公民,创造了中国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此有序、迅速、
  高效的大规模撤离行动
  ①表明我国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②表明中国政府践行“外交为民,以人为本”理念
  ③说明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④展示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昆明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禁毒防艾”工作。请回答19-20题。
  19.毒品对青少年的威胁尤其严重。这是因为
  ①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易受毒品的诱惑
  ②青少年对毒品的危害性、吸毒的违法性缺乏正确认识,易受毒品的侵害
  ③青少年容易受同辈群体影响,在与不良青年交往时容易参与吸毒
  ④大多数青少年觉得吸毒可以显示时尚和个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青少年“禁毒防艾”工作的要求,各学校举办禁毒知识讲
  座,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影片、展览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禁毒教育活动。学校的做法
  ①挤占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②有利于青少年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③可以帮助青少年构筑心理防线    ④可以使青少年彻底拒绝毒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社会调查】
  21.(7分)
  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少年犯管教所做了一次关于“近年来本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
  的调查,了解到以下现象:
  现象一  涉案主体多为社会游荡青少年,他们多数是城市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或农村留守
  儿童,家长出于各种原因对其厌学逃学的行为往往听之任之。
  现象二 多数案件起因简单,如为了“出气”、“面子”、“哥们儿义气”等琐事,邀约社会不法青年打架斗殴;作案中多使用管制刀具,手段极端恶劣,不计后果,乃至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
  现象三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表现为盗窃、敲诈勒索、抢劫,其所获钱财主要用于网吧
  上网、吸烟、酗酒、奢侈享受等。厌学逃学、夜不归宿、贪图享乐、沉迷于网吧,是他们走
  向违法犯罪的共同轨迹。
  根据上述调查,谈谈如何使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7分)
  【阳光男孩】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