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科学院中学 杨根平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渗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
●考试范围:以九年级所学内容为主,兼顾七、八年级内容。
●基本题型:选择题约占10%-15%,非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约占85%-90%。
●试题结构比例:由积累与运用(20%)、古诗文阅读(15%)、现代文阅读(25%)、写作(40%)四大板块构成。试题题量在25个小题左右,不超过30个小题。试题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试题比例为7:2:1。
【考试内容】
1.识记积累: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生字词的音、形、义。能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阅读课本推荐的文学名著,了解作品基本内容,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规定范围内的古诗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2.表达应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能根据需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语文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阅读:古诗文阅读要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现代文阅读要能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能理解、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和句字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能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阅读文章。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写作:根据写作需要确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大纲解析】
今年的《中考大纲》在2017年的基础上呈现稳中求变,重视传统文化、不断细化完善的特点。在“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方面均有细微的变化。学生在今年的备考和复习阶段应特别注意2018年《说明》中的一些新提法、新要求和新动向。
【备考建议】
1.积累与运用。“识记积累”部分的明显变化是单独列出了“能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这一要求;“表达应用”部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察内容中,在括号里特别补充了成语和熟语这一细节。这些变化更能体现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生要具有根据实际生活需要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自觉和清醒的认识。所以在今年的考前复习中,考生们要格外注意练习汉字的书写,尤其对正楷字和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除了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生字的音、形、义,还应熟了解和使用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
2.阅读。今年的《中考大纲》在古诗文阅读中一如既往地强调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等内容。特别增加了“诵读古代诗词”这一总要求,增加了“理解和把握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这一项。这些改变一方面考查了学生是否能依据阅读古诗词的常识和技巧,把握课内外古诗词的大意,并体会作者情感,学会初步鉴赏古诗词。更重要的是强化了考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认同感和使命感。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需要结合实际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文言文阅读方面,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结合语境理解重点实词的含义。②掌握常见的九个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③通假字。④古今异义词。⑤一词多义。⑥词类活用。⑦语句停顿。⑧重点语句的翻译。⑨课内外两篇文章在内容、写法上的对比理解。特别是第⑨点对考生来说难度较大。
3.现代文阅读部分,《大纲》和去年相比的最大变化是提出考生要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这就说明我们考生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还要借助一定的语文知识,人生经验,去深度理解文章,和作者对话,表达独到的阅读感悟。考生应当明白:面对不同的文体,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尽量避免审题的盲目性,尽量避免思维的混乱性,力求答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尤其对于主观性很强的一些考题,如何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作者所运用的精彩的写作手法和准确生动的语言,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自己的思考,与作者共鸣,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文阅读复习中,要给学生强调每种文体的写作特点,结合中考常见的几种文体——记叙文(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进行专项训练,熟悉概念,如:五种表达方式、十种说明方法、四种论证方法和几种常见的写法。
4.写作。当下应重点提高两种作文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作。特别注意思想一定要健康,内容一定要充实,文体特点一定要鲜明。另外,考场作文敢于在抒发个人真情实感的过程中,可稳中作适度创新。但切忌陷入诸如恋爱、考试、“愤青”等写作禁区,写作时避生就熟,在熟中求新,从小处落笔,于大处着眼,弘扬真善美,展现出新时代中学生积极进取,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展现当新时代中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