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
1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3年11月2日,也就是《巴黎和约》签订的2个月后,美国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发表“告别辞”:
“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想到这一点只能激发起我们的惊叹和感慨之情。而美国军队在长达8年的时间内几乎忍受了所有可能的痛苦与挫折,他们所代表出来的无与伦比的坚韧精神正是一个永恒的奇迹。”
——引自《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二 在美国,对华盛顿的赞扬是普遍与长久的。他从美国独立战争一开始就以其卓越的智慧赢得了人民的广泛信任与尊重。战争胜利之后,随着国家的建立、宪法的制定和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华盛顿成为众望所归的领导核心,人们把他看作美国的象征。正如享利?李所说的,他是战争时期最著名的领袖,同胞心中最杰出的人物,和平时期最伟大的领袖。……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传略》
(1)据材料一,说说“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中“强国”和“战争”各指什么?(2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通过这场战争,美国人民达到了什么“战争目的”?(2分)
(3)阅读两则材料,说说华盛顿赢得“人民的广泛信任与尊重”的原因有哪些?(4分)
14.(8分)认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历程,是学习历史的重要任务之一。读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所示科技成果出现在哪次科技革命中?图二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三所示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3分)
(2)科技的发明,伴随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上三种科技成果分别带动了哪些能源的开发?(3分)
(3)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果让你从以上三项发明中推出一项对你的生活影响最大的,你会推出哪一项?请说说你推荐的理由。(2分)
1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历时四零三个月,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正式参战的国家有31个,卷入的人口有15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约900万,伤者3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多亿美元。大量工厂、农田、铁路遭到破坏,欧洲的工业生产倒退了约8年。
材料二 1914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在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车站出发,“枪尖上插头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三 参加大战的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道:“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
(1)据材料一,概括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4分)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战争之初和战争进行中欧洲各国士兵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一战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教训?(2分)
二、综合题
13.(1)英国(1分)“美国独立战争”(1分)(2)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3)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2分)他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开创者等,(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4.(1)第二次科技革命;(1分)史蒂芬孙;(1分)内燃机。(1分)(2)电能;煤炭;石油。(各1分)(3)开放性题,三种任意一种都可。理由充分给2分。例答:电灯——告别了煤油灯蜡烛的时代;出现了许多灯饰,带来了光明,也美化了生活;火车——进入铁路时代,方便了出行;汽车——改善了交通方式,方便了出行,提高了生活质量等(2分)
15.(1)历时长;规模大;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大;破坏性强等(4分)(2)战争之初:认为战争会很轻松,都认为战争会速胜。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宣传,让各国人民都站在本民族立场表现出峡隘民族主义精神;战争进程中:发出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主要原因是认识到战争的持久和残酷。(4分)(3)始终要维护和平、反对战争;要认识清统治阶级发动战争的目的,对破坏和平的行为加以抵制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