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分配生
名词解释:分配生
从2008年开始,市中招办在取消了原来的推荐生之后,将原有的“分配生”重新进行定义。
所谓的分配生,就是将16所省级示范性高中里的14所(除去106中学和郑州中学)的一部分统招计划拿出来,按照市区初中学校的毕业生人数的多少,根据一定的计算公式,把统招计划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每所高中分配到每所初中学校的分配生名额不尽相同。
在录取时,在普通高中的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之下的一定范围内,由高分到低分录取每所初中学校第一志愿报考该普通高中的考生。
2008年首次实行新的分配生政策后,在招生学校统招生分数线之下和普通高中的最低控制线之间,凡是第一志愿报考该招生学校的,由高分到低分录取完分配生计划。当年,郑州一中录取的分配生最低分是481分,比录取分数线整整低了100多分。
而从2009年开始,分配生录取的分数有了限制,必须是在录取学校的统招生分数线以下50分以内进行录取,才是有效的。
在分配生的招生计划比例上,也是逐年增加的。从2008年按照统招计划的40%录取,到2009年增加至45%,再到2010年增加到60%,今年继续维持在60%的比例上,可以看出分配生的招生计划是越来越多的。
郑州2011年2805名分配生网上公示
有个实例,看分配生的录取
虽然分配生政策已经实行了4年,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长依然对分配生政策不太了解。
市中招办有关负责人解释了分配生的录取过程。按照14所省级示范高中统招计划内招生总数的40%划定录取分数线,分数线以下考生按照录取学校的分配生计划数和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分配生的录取以初中学校为单位进行,依据各初中学校的分配生指标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出现分数并列情况,则一并予以录取。
分配生的学业考试成绩控制在所报一志愿学校统招线下50分之内,而且不低于市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或许,考生小闫的遭遇可以说明分配生的录取过程。
小闫的第一志愿报考了某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按照平时的成绩,有把握考上,要不然还可以上择校。她考了535分,昨日录取分数线出来后发现,这所高中的录取线在580分以上,小闫的成绩比择校线还低了近30分。“我爸爸四处找人打听,看托关系能不能进这所学校。”小闫说,她觉得自己没发挥好,特别伤心。
在市中招办的分配生录取情况表里,记者发现,小闫所报考的高中,在她的母校有10个分配生的名额,实际录取人数是9人,而最低的分配生录取分数线刚好是535分。也就是说,小闫所在的初中报考该高中的考生中,580分以下、530分以上的考生,共有9个,按照由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这9个考生都被录取了。小闫的分数刚好和分配生的录取分数一样,她很有可能被作为分配生而录取。
“一切都等查询了录取情况再说吧。”小闫听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