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是针对行业需求和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主要概括了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基本的助人技巧和程序。课程涵盖内容,主要介绍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包括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特点、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及其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若干阶段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和技巧;不同领域群体的社会工作的性质、特点、内容及其相关的知识与技巧,内容包括: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
指定用书: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史柏年主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年版
12、社会政策与法规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行业需求和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在政策层面主要介绍社会政策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政策的内涵和功能、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社会政策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政策的实施等;同时对中国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包括人口生育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城镇住房政策、公共卫生政策、社区发展政策等也作了相关的介绍;在法规层面包括我国优抚安置政策法规;我国社区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我国民间组织管理及公益慈善事业促进政策法规;我国劳动就业及失业保险政策法规;我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指定用书: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 关信平主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年版
13、社会福利思想
本课程以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人物、代表性学派为线索,根据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分述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当代的主要社会福利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讲述包括特殊群体的救助、劳动就业保障、灾害预防与救助、军人优抚、社会财富分配、教育住房等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的社会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从古代、近代到现代世界各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简史,各种社会福利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对各国的社会思想进行比较,了解各种不同派别的社会福利思想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国家当前鉴戒,了解我国当前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以史为鉴,分析我国在社会转型期间应当采用何种社会福利制度,为我国进一步展开社会工作、提供社会保障确立理论基础。
指定用书:
《社会福利思想》(第2版) 丁建定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14、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行业需求和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是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知识与方法技能的概括与总结,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社会工作概述;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等。
指定用书: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王思斌主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年版
15、行政职业综合能力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行业需求和公务员考试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对参考学生进行与政法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行政职业能力,使其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方面达到基本的工作要求。
指定用书: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李永新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年版
16、应用文写作
本课程为免考公共外语的选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法定公文、规章性应用文、事务应用文、经济应用文、司法应用文、日常应用文、以及公务员考试必考的申论写作等。每一种文体均从概念、特点、分类、作用、写法加以掌握,通过设置思考与训练题,使学生能立体地进行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指定用书:
《应用文写作教程》 于冰主编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7、中国简史
本课程为免考公共外语的选考课。本课程围绕历史活动的主线,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自远古时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制度、思想等,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
指定用书:
《中国简史》 杜洪义主编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8、信息技术
本课程为免考公共外语的选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办公软件和工具软件,internet的基础知识和网页开发工具,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网络服务与应用,计算机图像与图形处理及获取,数字声音处理及获取,数字视频的处理及应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指定用书:
《计算机信息技术》 王健主编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