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英语四六级 - 考试辅导 - 正文

新东方最新英语四级考试综合详析与指导

来源:考试大 2006-11-16 13:52:54

                                                                        第一节 概 况
        一、 大纲要求
       
        2004 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并在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点执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其中规定,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考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针对这种现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教育部开始着手现行英语四、 六级考试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摒弃了原四级考试第三部分对词汇的考查,加大了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项目组和考试委员会先后在2005年2月和10月公布了两张略有差异的题型分布表:
       
         从表1可以看出, 新题型的综合测试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完形填空或改错,第二部分为篇章回答或中译英。在表2中“篇章问答”改名为“短句问答”, 且成为“篇章词汇理解”的替换题型,而非表1中翻译的替换题型。综观上述两表可知, 翻译为必考题型。在完形填空、 短句回答、 改错和翻译(中译英)这四种题型中, 前两种为原有题型,后两种为新增题型。 为便于讲解, 我们统称这四种题型为综合测试部分。本书按照新大纲试行方案要求, 针对改革后对四级考试综合测试部分的调整,根据中国现行英语教学、 考试特点编写而成。在接下来的几节中我们将对综合测试部分的各种题型逐一进行剖析。
       
        二、 改革进程
        自2006年6月开始, 改革后的四级考试将在参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180所院校试行。改革后的四级考试将于2007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三、 评分标准
         自2005年6月的考试起, 四级考试成绩采用了满分为710分的记分体制, 不设及格线, 成绩报道的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总分在220分以上(含220分)的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凡总分在220分以下者(包括缺考者和作弊违纪者), 其单项分和总分均计为0分,不发成绩报告单。
        成绩报告单的报道内容包括总分和单项分。试点阶段四级考试单项分的报道共分为四个部分:听力(35%)、阅读(35%)、完形填空或改错(10%)、作文和翻译(20%)。各单项报道分的满分分别为:听力249分,阅读249分,完形填空或改错70分,作文 142分。各单项分相加之和等于总分(710分)。
       
        第二节 完形填空
        一、 题型介绍
       
         完形填空的目的是测试考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即理解篇章和使用词汇、 语法的能力。该部分测试的基本形式是: 在一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200~250词)内留有20个空白, 每个空白为一题, 每题四个选项, 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一般来说, 做题时间为15分钟, 分值为10分。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 我们将完形填空的命题规律总结如下:
       
        1. 文章体裁和题材。文章体裁以议论文和说明文为主, 极少出现记叙文。文章题材涉及教育、 科技、 人文等, 其中与考生密切相关的教育是选材的重点。
       
        2. 考查对象。历年完形填空中有70%的题考查实义词(也称实词, 包括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等), 而另外30%的题考查结构词(也称虚词,包括介词、 连词、 冠词、 关系词等)。在近两年的完形填空题中, 考查实义词和结构词题目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4: 6。
        
        3. 题型。完形填空有四种题型: 词义辨析题、 惯用搭配题、 语法题和逻辑衔接题。从考题统计分析来看, 词义辨析题和逻辑衔接题是考查的重点, 尤其是近三年来, 逻辑衔接题的比重在不断加大。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