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成人高考网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0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预测模拟试题七
来源:2exam.com 2010-9-30 【字体:小 大】
2010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预测试题七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从本段看,秦“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的原因是 ( )

  A.秦借口联盟而向六国索取

  B.秦国为扩展疆域而加强了外交攻势

  C.六国屈从于暴秦的强大武力

  D.六国因为战败而送给秦国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在文中的意思是 ( )

  A.那些自行灭亡的诸侯,和战败灭亡的诸侯相比

  B.诸侯白白丢掉的土地,和战败丧失的土地相比

  C.诸侯白白丢掉的土地和战败丧失的土地加在一起

  D.那些自行灭亡的诸侯与战败灭亡的诸侯加在一起

  3、联系上下文,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 )

  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

  B.先辈创业艰难,后人守业维艰

  C.先辈创业艰难,成就功业有限

  D.先辈创业艰难,后人本应珍惜

  4、下列句子,最能说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原因的一句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三、现代文阅读 (每题3分,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戒“浮”

  ①所谓“浮”就是浮躁,浮华,不踏实。

  ②在实际工作中,常见有些领导喜欢唯上而怨下,缺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办实事的作风,或者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要报表、架势很大,收效甚微;或者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所谓调查研究,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不解决问题。正经事没办成几件,表功材料写了不少,对于这种华而不实善作表面文章的作风,人称浮华。

  ③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各个部分都急于大展宏图,这本来是一种好现象,但是有些人急功近利,热衷赶潮,办事欠考虑,决策欠论证,都想有作为,又都不能为。对于这种心态,人称浮躁。

  ④在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每个人的心态都需要调整,都在调整,在调整中出现暂时的浮躁是难免的,但这种浮躁( )长期存在( )会影响到事业的发展。

  ⑤戒“浮”应知“浮”之危害。因“浮”误国的先例古已有之,从纸上谈兵的赵括,到言过其实的马谡,其悲剧都是太浮,天马行空,好大喜功,手上无能,脚下浮空。古人说:“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忧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是为至诚告诫。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各行各业的竞争,国内国外的竞争,需要步步踏实,一步踩空就要跌跤,吃败仗。

  ⑥戒“浮”,应该戒“私”,就是要排除私心杂念,真正做到荣辱不惊。( )荣辱不惊,( )可能有平静的心态,冷静地分析思考问题,沉下心来解决问题。静下来,沉下来,深入到基层,是需要一番修炼的,这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这要讲政治、讲学习、而其核心则是戒“私”,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⑦“浮”的反义是“实”,最有力量地戒“浮”就是要实践、实干、实干才能兴邦。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就是要各级领导干部戒浮躁、浮华,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

  ⑧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以( )建功立业( )的人。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林则徐一生勤奋,事必“躬自微察”、从不“袖手枯坐”的故事,已经( )。如今我们的许多干部,例如孔繁森、李润五等不务虚名、甘做实事的先进事迹也已( ),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实干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综合资讯
    分省成考
    山东省 | 江西省 | 安徽省 | 北京市 | 重庆市
    上海市 | 广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天津
    山西 | 新疆 | 陕西省 | 河北省 | 黑龙江
    宁夏 | 内蒙古 | 四川省 | 江苏省 | 贵州省
    甘肃省 | 云南省 | 西藏 | 辽宁 | 广西
    青海省 | 海南 | 湖南省 | 浙江省 | 吉林省
    福建省
    成绩查询
    录取查询
    录取分数线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模拟试题
    试题答案
    成人学士学位
    考试辅导
    高校招生
    成考物理辅导
    成考高等数学辅导
    成考英语辅导
    成考语文辅导
    成考化学辅导
    成考政治辅导
    成考地理辅导
    成考历史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