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成人高考网 - 成考政治辅导 - 正文

 
2010年成考专升本《民法》考试知识点
来源:2exam.com 2010-8-30 【字体:小 大】
2010年成考专升本《民法》考试知识点

 第三章民事主体

  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行为能力

  2 1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特征。

  2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公民从事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主体资格,二是主体享有权利的范围。应区别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概念。

  2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有如下特征:

  2 (1 )主体的平等性;

  2 (2 )内容的完全性和广泛性;

  2 (3 )权利能力和义务能力的统一性;

  2 (4 )民事权利能力实现的物质保障性;

  2 (5 )权利能力的不咳转让性。

  2 2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终止

  2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2 3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特征。

  2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公民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意思能力、取得权利的能力、处分权利的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

  2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有如下特征:

  2 (!)由国家法律确认;

  2 (2 )与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态相联系

  2 (3 )非依法定条件的程序,他人不得限制和取消。

  2 4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

  2 (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十八周岁且智力正常。16到18周岁可视为。

  2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到18岁之间,不能完全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2 (3 )无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下,完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合伙的概念、效力、变更和消灭

  2 1 、合伙的概念

  2 合伙是两人以上为共同目的,自愿签定合同,共同出资、共同盈亏和共担风险,对外负无限连带责任的联合。合伙的主要法律特征是:

  2 (1 )合伙合同是合伙成立的基础。

  2 (2 )合伙是一种独立的联合组织。

  2 (3 )合伙是一种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关系。

  2 (4 )合伙是提种共同分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关系。

  2 2 、合伙的成立要件

  2 (1 )实质要件—签定合伙协议。

  2 (2 )形式要件—核准登记。

  3 、合伙的出资和合伙财产

  (1 )合伙人的出资。

  (2 )合伙的财产。

  (3 )合伙的财产保全。

  2 4 、合伙的债务承担

  2 5 合伙的内部关系

  2 (1 )合伙经营事物的决策、执行与监督。

  2 (2 )合伙内部的损益分配。

  2 6 、合伙的终止

  2 (1 )合伙解散的原因。

  2 (2 )合伙的清算。

  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 1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特征

  2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企业法人从核准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并依法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事业单位和社团法人批准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并依法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核准登记手续办理完毕之日起取得民事权利能力。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终止时消灭。但法人终止以后,在依法进行清算的阶段,限于清算的必要范围内,法人仍享有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至法人清算完结之日起,其权利最终消灭。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同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其特殊性表现在:

  (1 )法人不得享有与公民的人身密不可分离的权利。

  (2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依法受法律和行政命令的限制。

  (3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要受法人的目的范围的限制。

  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特征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以自己的意思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

  其具有如下特征:

  (1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也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消灭,在法人存续期间始终存在。两者同时发生,同时消灭。

  (2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其民事权利能力在范围上是一致的。

  (3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其不同于单个自然人意思的团体意思为前提,是由其机关或代表来实现的。

  四、法人的设立、变更和消灭

  l.法人的设立

  (1 )法人设立的原则。

  (2 )法人设立的方式。

  (3 )法人设立的民事责任。

  2.法人的变更

  3.法人的消灭

  法人的消灭即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的丧失。其原因有:

  (1 )依法被撤销;(2 )解散;(3 )破产;(4 )其他原因。

  五、联营的概念、形成及其财产责任

  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横向经济联合的法律形式。联营关系的建立是基于联合各方的意愿和自由协议。

  联营的形式和财产责任:

  (1 )法人型联营,指参加联营的各方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主管机关核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的一种联营。在对外关系上,联营法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在对内关系上,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一般与其出资额一致,各以其出资额为限对联营法人的债务承担责任。

  (2 )非法人型联营,指联营各方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组成一个合伙性质的联合组织。在这种联营形式中,联营各方对合伙型联营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

  (3 )合同型联营,指联营各方并不组成新的经济实体,而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各自独立经营,各自承担民事责任的协作性质的联营。在这种联营形式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全由合同约定,各方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互不连带。

  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法律事实中行为的一种,能够弓I 起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是民事法律关系得以发生的最大量的法律事实,有其自身的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是以取得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表意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3.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1 )该意思表示须包含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2 )该意思表示须完整地表达了将要设立、变更或终止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内容;(3 )行为人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可以由他人客观地识别。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成立要件。(1 )合同行为: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2 )实践行为:交付标的物;(3 )要式行为:采用特别表意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

  2.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定享有撤销权的法律行为当事人,可依其自主意思使法律行为之效力归于消灭的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有以下几种:

  (1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2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1 )返还财产。因该民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对方。只有一方交付财产的,作单方返还;双方皆交付了财产的,作双方返还。原物存在的,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折价返还其价值。除返还原物外,还应退还由原物所在的革息。总之,原则上应使财产关系恢复到法律行为成立之前的状态。

  (2 )赔偿损失。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是由一方或双方的过错造成的,皆发生赔偿损失的问题,由有过错的一方向无过错的一方赔偿因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所发

  生的损失。在双方皆有过错的情况下,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 )其他法律后果。在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时,迫缴双方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

  四、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法律行为的效力的开始或终止取决于将来不确定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的法律行为。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综合资讯
    分省成考
    山东省 | 江西省 | 安徽省 | 北京市 | 重庆市
    上海市 | 广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天津
    山西 | 新疆 | 陕西省 | 河北省 | 黑龙江
    宁夏 | 内蒙古 | 四川省 | 江苏省 | 贵州省
    甘肃省 | 云南省 | 西藏 | 辽宁 | 广西
    青海省 | 海南 | 湖南省 | 浙江省 | 吉林省
    福建省
    成绩查询
    录取查询
    录取分数线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模拟试题
    试题答案
    成人学士学位
    考试辅导
    高校招生
    成考物理辅导
    成考高等数学辅导
    成考英语辅导
    成考语文辅导
    成考化学辅导
    成考政治辅导
    成考地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