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于10月24日18时结束,截至24日17时30分,全国审核通过总人数1290745人,平均竞争比58:1。去年同期数据为136万人,竞争比为70:1。截至24日16时30分,涉辽职位通过审核人数53209人,仅6职位无人报考。审核最后截止时间为26日18时,按往年情况,通过审核人数将会有小幅增长,但专家预测,今年国考报名总数会低于去年,“国考热”小幅降温。
预测:
实际竞争比或低于50:1
昨日预计的报名人数破百万大关已经实现,国考报名最后一日出现“井喷”式增长。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注意到,2013年国考报名最后一天单日增长24万人,2014年日增27万人。截至24日17时30分,今年国考最后一日报名日增33万人,与24日16时相比,短短1个半小时,报名人数就猛增了23万。
但总体来看,与前两年相比,2015年国考仍冷静很多。辽宁中公教育专家预测,今年“国考热”略有降温,报名人数较去年应有小幅减少。专家分析,合格报名人数的增减只是表面数据,“弃考”这一隐形杠杆对国考竞争比也有重要影响。目前竞争比为58:1,考虑到弃考人数,今年国考的最终实际竞争比很可能降到50:1,甚至更低。
分析:
行业和地域倾向明显
2013年国考人数首破150万,“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南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一职9470:1的竞争比为历年之最,让国考竞争进入“万里挑一”时代。2014年国考报名更实现一个又一个增长奇迹,创下152万的“尖峰”记录。今年国考不像往年,除了招考条件更细化明确、更具针对性,相信与考生理性报考密不可分,考生对职位群体定位、工作环境、地域差异、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了解越来越多。
从报考职位行业系统和地区分布情况看,考生选择职位时很注意行业门类和工作地点。地域上倾向一线城市发达地区,部门上倾向中央部委和权力部门,职位上倾向选择相对轻松稳定。
调查:
应届生“试试看”心态占7成
报名结束、国考在即,今年国考对应届毕业生屡抛橄榄枝,那么应届考生对国考重视程度如何?
应届考生普遍表示,国考只是众多毕业去向的选择之一。抱着“试试看”心态的参考应届生占7成以上。“能考上当然最好,公务员是我的首选。如果考不上,我再考虑找其他工作。”考生小杨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