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报名考试 - 正文

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调研顽疾误事殃民

来源:2exam.com 2012-9-21 8:41:40

作为公共治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决策之前的一个必要步骤,“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现实中,在少数地方、部门、领域,“调查研究”染上了一些病症,有的还渐成顽疾。这不仅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概括起来,其病有五:

  一是“假调研”。借调查研究之名,或行游山玩水之实,把调研变成了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或行争取经费之实,把调研变成了套取资金的渠道;或行联络感情之实,把调研变成了拉关系、办私事的途径。甚或,只是为完成上级任务作“应景文”,为接受基层邀请当“吹鼓手”,为验证领导的一个新观点、维护部门的一点小利益,便把调研变成了结论预设、按需求证、合则取不合则弃的工具。

  二是“被调研”。有的时候,表面上看是基层弄虚作假,根子上却是一些干部浮躁、虚夸的工作作风。做做样子、走走“套路”,边界迎送、层层陪同,走规定路线、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使调研成了“精品游”、“盆景展”和“报喜会”。

  三是“回避问题”。不敢直面矛盾,不敢深究问题,怕争论伤和气,怕细究得罪人,怕深入弄得自己脱不开身。喜好总结经验、歌功颂德,对问题轻描淡写、点到为止,对策建议避实就虚、笼而统之。

  四是“调研脱节”。只调不研,停留于点上情况、表面现象,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只是浅尝辄止,简单做结论、匆忙下指示。研而不实,满足于上互联网搜、到图书馆翻、请基层单位报、联合高校院所做课题,堆砌拼凑,洋洋万言,新理论与新名词乱飞,图表与模型狂舞,对策建议却像小山羊尾巴——既短又臭,还不管用。

  五是“不重运用”。有的倒是真调研,但成果出来,却热衷于请领导批示、送刊物发表,对调研成果的运用和效果不闻不问,最后,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问题还是问题,建议还是停在纸面,对实际工作推动不大。

  社会转型期,新情况、新课题层出不穷,老问题、老矛盾有新变化,新经验、新创造火花闪现。这些“新”,折射着纷繁复杂的现实,提示着前进路上的风险,蕴藏着社会进步的密码,散落着群众智慧的灵光。然而,这些必须也只有靠深入调研才能发掘、梳理、归纳、提炼、升华,最终产生滋养前行的智慧与力量。在这个意义上,调查研究,是国家和社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制度机制。

  “调研顽疾”却削弱甚至阻断了这个重要机制。轻则劳民伤财、影响形象;重则误导决策、失信于民;久则误事殃民、误党误国。倘若不祛“调研顽疾”,反任其恣意加重,无异于在闭目塞听中推行公共治理,又如何能实现“善治”、如何能走好前行的路?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尤其是领导干部,更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只有真正沉下去,奔波在基层,重视并且善于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找到真药方、站在新前沿。如是,才能不断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前行的“养料”与动力


2013国家公务员职位表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中方不承认日方对钓鱼岛控制
公考热说明什么
关于国考学历要求
文登市2012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简章
国家公务员2013招录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2013考试报考指南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