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广东公务员 - 正文

广东深圳2014年191名公务员离职或被辞退

来源:2exam.com 2014-12-10 14:33:41

公务员队伍的动向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十八大以来出台的“八项规定”催生了公务员的新焦虑症,甚至出现了公务员离职潮。事实果真如此吗?深圳公务员情况怎样?8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截至目前,今年深圳共有278人离开公务员队伍,去年全年这一数据为247人。虽然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数万人的现有公务员队伍,这一比例仍显得较低。

  今年至今

  离开公务员队伍人数稍高于去年

  2013年,深圳市人社局首度公布公务员离职数据:2011年,被辞退开除的公务员有几十人。2012年,离职的公务员有231人,辞职及被开除辞退者有118人。

  8日,人社局相关部门透露,截至目前,2014年深圳共有278人离开公务员队伍,其中有部分调往本市事业单位或市外机关事业单位,有191名公务员则是离职或被开除辞退。其中,35周岁以下为61人。

  记者发现,2014年离开公务员队伍的人数稍高于2013年。2013年,共有247名公务员离开“体制内”,35周岁以下有49人。

  据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2014年离开“体制”的公务员中,有主动离职的,也有被辞退或开除的,但具体数据及其任职部门“暂不方便透露”。其中主动离职者的公务员主要去向为个人发展、重新择业和求学深造等。

  男性公务员离职比女性多

  记者了解到,2014年,在191名离开公务员队伍的公务员中(不含调往本市事业单位和市外机关事业单位),男性156人,女性35人;2013年,离开公务员队伍的149名公务员中(不含调往本市事业单位和市外机关事业单位),男性有122人,女性有27人。男女比例均超过4:1。

  据媒体报道,综合多地离职情况发现,男性离职比女性多。对此,深圳大学教授王庆国分析,公务员队伍中男性总数量就高于女性,男性公务员离职的可能性相对高于女性。

  “女性心理趋向于获求稳定,经济压力较小,对于金钱、权力等的诉求相对较低,加之受家庭等限制,不太容易‘冒险’离职再重新选择”。王庆国称,加之女公务员掌握实权、正职的较少,积累的资源比男性公务员少,对于外界的吸引力也弱一些。

  公务员“离职潮”并未到来

  此前中国出现过两波公务员下海的热潮:第一波发生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媒体报道称,1992年全国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经商;第二波则集中出现在2002~2003年,即国企改革和中国加入WTO后。

  在深圳,虽然近三年每年离开“体制”的公务员均超200人,但相对公务员的整体数量,离开公务员队伍的人数仍然很低。

  记者采访的多名在职公务员表示,目前,离开“体制”的同事、朋友人数相比往年是有所增加,但还属个别现象,这一群体占公务员比重依然很低。

  目前,国内尚未有针对公务员离职的数据统计。

  与公务员主动或被动离开队伍形成对比的是,近年来,考生们报考深圳公务员的热情依然高涨。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2012至2014年招考公务员人数分别为1097人、510人和786人(聘任制),报考人数分别约为61000人、42000人和70094人,考录比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专家:公务员离职是正常现象

  记者了解到,国内从2013年下半年起,公务员辞职下海的报道逐渐见诸报端。有媒体梳理发现,从地域上来说,广东、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公务员离职比中西部内陆地区要多;从专业领域来看,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比如司法、金融、财税部门等专业部门,以及跟企业打交道较多的招商部门等,公务员离职比一般行政部门要多。

  据深圳某法院内部人士透露,这一两年来,法官辞职开律所或去企业任职的数量有所增多。而记者在有800多名会员的“公务员辞职共勉群”QQ群也发现,法官辞职开律所的现象不在少数。

  对于“公务员离职”现象,王庆国称,这是正常也是很好的现象。“尤其是‘八项规定’实施后,‘老虎苍蝇一把抓’,国内反腐力度加大,公务员的‘隐性福利’有所减少,促使一些公务员离开‘体制’”。王庆国称,这也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规范。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