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教师招聘 - 湖北教师招聘 - 正文

2015年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招聘计划

来源:2exam.com 2015-3-17 16:02:23

荆楚理工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位于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校园依山傍水,树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秀丽,环境优雅,洁美的“山水园林大学”逐步建成。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 2200 余亩,校舍建筑面积 58 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 亿余元。图书馆馆藏丰富,有纸质图书 150 万余册,电子图书 40 万余种,电子期刊 8000 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 6 个。学校 2011 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 2013 年被列为国家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

    办学定位 学校立足荆门,融入湖北,辐射全国,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人才培养 学校以生为本,深入开展“全员育人”工作,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培养,坚持“立足基层,志在高远”,培养“立足基层用得上、用得好,志在高远闯得出、发展好”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在 91% 以上,居省属同类高校前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涌现出“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刘芳艳、“扎根黔南山区支教、入选伦敦奥运火炬手” 余恒菊、“湖北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李新云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典型。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18000 人,有各类成人教育在籍学生 14000 余人。

    师资队伍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大力推进队伍提高工程,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现有专任教师 1000 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 300 余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有 500 余人。享受国务院及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1 人。

    学科建设 学校以基层社会经济领域性需求和应用型学科建设为龙头,重点集 群建设面向基层社会经济领域与行业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学校学科涵盖理、工、农、医、文、教、管、艺等 8 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普通本科专业 31 个、专科专业 11 个。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列为湖北省“十二五”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为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 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工程 4 个专业获批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 ( 支柱 ) 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现建有各级各类实训中心 100 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30 余个,省级实训基地 2 个,其中“中印南方印刷实习实训基地”入选国家级实训基地。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融入社会,追求卓越”,通过多元化方式与途径整合社 会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大环境,把服务“中国农谷”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不断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大协同创新”的特色发展路 径。学校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拥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校企共建牛磺酸技术研发中 心、中国农谷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研究平台和基地。近年来获省市科技成果等奖项 41 项,其中学校参与研发的“谷之初”饮料备受市场欢迎,“牛磺酸结晶工艺研究及产业化改造”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校园文化 学校以弘扬“崇学尚德,求实创新”校训精神为核心,积极开展“四维育人文化”建设,认真抓好“一院一品”文化创建活动,精心打造“社会大讲堂”、“社团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校级、院级品牌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目前已与澳大利亚西澳理工学院、美国荷晶大学、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新加坡东亚管理学院、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开 设有中澳电子商务、中澳会计,中美护理等专业。留学生教育也在快速发展。

    发展目标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聚精会神,开拓创新,推进内涵建设,谋求特色发展,走转型发展之路,努力把荆楚理工学院建设成为“荆门有地位、湖北有影 响、全国有名气”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高等院校。

荆楚理工学院2015年人才招聘计划

 

 

岗位
 招聘单位
 招聘专业
 计划
 其中,招聘博士
 
专任教师岗位
 数理学院
 数学、物理
 1
 1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类
 1
 1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1
 
数字媒体技术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类
 1
 1
 
物联网类
 1
 
印刷类
 1
 
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1
 2
 
植物科学与技术
 1
 
生物工程
 1
 
化工与药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1
 1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1
 
医学院
 口腔医学
 1
 2
 
护理学
 1
 
基础医学
 1
 
康复医学
 1
 
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
 2
 1
 
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或广告学
 2
 1
 
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或经济类
 2
 1
 
外国语学院
 英美文学或英语语言学
 1
 1
 
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1
 1
 
工业设计
 1
 
音乐表演
 1
 
思政课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1
 
省级平台科研岗位
 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药物化学
 1
 3
 
药剂学
 1
 
药物合成与优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有机化学
 1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
 农学等相关专业
 2
 1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业经济管理
 1
 1
 
农学专业种植方向
 1
 1
 
合计
 
 
 35
 21
 

注:1、博士招聘是硬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博士招聘计划的,奖励绩效切块时分别奖励招聘院部1万元或2万元(党政主要负责人可各奖1千或2千),未申报或未完成计划的,扣减院部1万元(党政主要负责人须各扣减500元);

2、博士招聘计划之外的指标,主要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楚天学者等),或用于招聘教授、有双师素质的副教授和少数特别紧缺专业的硕士,但须严密论证、严格报批。

3、对全职或柔性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楚天学者的单位奖励十万元。

荆楚理工学院2015年人才引进待遇标准

一、全职引进人才待遇

人才层次
 安家费
 科研启动费
 过渡房
 配偶安置
 
文科
 理工科
 
两院院士
 100万(面议)
 ≥500万,面议
 120m2
 面议
 
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
 50万(面议)
 ≥100万,面议
 120m2
 面议
 
百人计划、楚天学者计划人才等
 30万(面议)
 3—5万
 10—20万
 70/120m2
 面议
 
双证博士
 20万左右,面议。倾斜工科。省级科研平台招聘博士,可在学校待遇之外另行面议追加。
 ≤5万
 ≤10万
 70m2
 配偶为双证硕士者以正式工方式安置,其他层次者以合同工方式安置
 

注:1.安家费分三年支付:第一年60%、第二年30%、第三年10%。

2.过渡房第一年的租住费用由学校承担。

3.科研启动费是学校为引进人才启动科研活动而预设的经费。科研启动费必须根据立项课题、按有关规定全部用于科研活动、按有关程序进行报销,必须以约定额度为限、以三年时间为期(从签约之日算起)进行项目累加,超过约定额度的不予增加,不足约定额度的视为自动放弃、予以取消。

4.新进博士研究生前3年校内绩效工资享受副教授待遇,3年后按实际职称享受待遇。

二、柔性引进人才待遇

人才类别
 工作酬金
 交通费、住宿费
 
两院院士
 签约客座教授,按约定工作职责及任务,享受年薪100万元;若来校作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则每半天(场/次)2500—3000元;若来校进行项目协作,则由项目负责人按项目业绩付酬。
 按来校次数

据实报销
 
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人计划、楚天学者等
 签约客座教授,按约定工作职责及任务,享受年薪30-50万元;若来校作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每半天(场/次)2000—2500元;来校进行项目协作,由项目负责人按业绩付酬。
 按来校次数

据实报销
 
其他高级职称、企事业单位科技型企业家、高管等
 若来校进行项目协作,由项目负责人按业绩付酬;若来校为本科生授课,则按本校在职同类人员课酬标准的2-2.5倍付酬。若来校讲座、报告,则每半天500—1000元。
 按财务规定报销。市内人员除外
 

 

应聘材料投递至xyrsc@jcut.edu.cn,邮件标题格式为:应聘者姓名+学历学位+应聘二级单位名称。联系电话:0724-2313890。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