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湖北公务员 - 正文

湖北省公务员2014面试热点:取消特需公立医院才能姓公

来源:2exam.com 2014-5-10 17:04:29

 有人为了挂上专家号而半夜排队,有人则能享受到星级宾馆般的VIP服务,公立医院的这种“冰火两重天”景况,折射出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对此,北京今年将进一步削减公立医院特需医疗规模,压缩情况将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医院评审挂钩。

  一直以来,我国的医疗资源十分紧张,公立医院设立所谓“特需”服务,也向来被指为一种基于特权、金钱、地位的医疗异化。因为它在根本上违背了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损害了公民平等获得医疗服务的权利。在医疗改革的视野下,压缩乃至彻底取缔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将公民超出基本医疗之外的VIP需求,逐渐转移到私立医院的多样化服务中,才是合乎医改方向的正道。

  现代社会,享受起码的卫生医疗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基于这种权利,国家设立公立医院,并在医疗资源分配上给予关照,就是为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职能,满足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推行的市场化医改道路,虽然提高了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但忽略了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的功能区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看病难、看病贵。最初的“特需”医疗,恰恰是这种市场化改革下的“蛋”。这进一步刺激了公立医院牟利的冲动,势必冲击到公民基本医疗资源的有效获得。正因为如此,原卫生部提出的医改方案明确表示要将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但是,这一目标是否完全实现?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是否应该彻底取消?目前既缺乏实证的检查结论,也缺少理性的决策论证。例如在京很多大医院开设的特需门诊比例不一,有的比例超过了10%。而只要尚存在一定的比例,“特需”服务给医院及医生可能带来的种种实惠,必然会进一步刺激公立医院扩大“特需”服务规模的意愿,影响医改的正确方向和进程。

  从根上说,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准确界定不同医疗机构的社会属性,让公立医院真正姓“公”。而“特需”服务是一种对于公共资源的挤占,并不符合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定位,而且也挤压了私立医院的市场发展空间,造成了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的一种失衡。因此从长远看,彻底取消公立医院的种种VIP服务,让其医疗资源真正回归公益本位,以尽可能满足公众平等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理应成为医改的重要内容。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