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吉林省“长白山学者计划”和“长白山技能名师计划”实施办法(暂行)》及《关于公布吉林省2013年度“长白山学者”岗位设置总体方案及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吉教科字〔2014〕6号)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支撑,结合学校实际,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长白山学者”。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长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学校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已故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第五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2012年入选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
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防特色学科、12个吉林省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973”首席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在这里云集。现有教职工2030人,其中,专任教师1267人,双聘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105人、正高职192人、副高职358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2人;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7人。
学校坚持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教学、科研、生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光电工程、机械工程、电工电子、计算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光电工程、机械工程、电工电子、计算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基础、工程训练中心7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电子技术、机械工程2个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还建有国家级(联合)和吉林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各1个。学校先后荣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7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2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吉林省精品课28门、吉林省优秀课75门,近五年在全国大学生单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40余项,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40%。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在激光、光电仪器、检测、通信、先进制造、计算机应用、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等技术领域拥有雄厚科研实力,在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屡获佳绩。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类),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中心、5个市级科技创新中心,1个省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知识产权研究中心。2012年成立了面向国防兵器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2个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项目1100多项,其中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学校产业工作发展迅速,研制开发的特效电影、海上钻井平台地面试验设备、风力发电特种装备等高科技产品,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挪威、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设有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中心、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和长春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2010年,学校入选上海合作组织中方项目院校。近年来派出300多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加拿大、美国等高校的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7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来校进行学历学习或语言进修,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建有1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学堂。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其中28个省市区进入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稳步提高。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航天科技集团授予“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
二、招聘岗位
1、“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实行岗位聘任制。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家评审、择优聘任、合同管理。
2、招聘学科及人数
序号 设岗学科 岗位类别
学科名称 学科级别
1 光学工程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2 物理学 吉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3 机械工程 吉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4 电子科学与技术 吉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5 仪器科学与技术 吉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6 信息与通信工程 吉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3.每个岗位向省教育厅推荐2-4名人选。
三、招聘条件
“长白山学者”是具有国家级高端人才相应学术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是我省在高等学校中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应聘人员应是在国内外相应领域或学科取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领军人才。具体条件如下:
(一)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招聘条件:
1. 学风严谨,科学道德规范,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业务组织领导能力。
2. 具有战略性思维、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近5年取得的成果原则上应满足下列中的两项条件:
①主持过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并取得重要学术成果。
②发表被SCI、SSCI、CSSCI、EI等收录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水平系列论文。
③作为负责人获得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④专利转让或政策咨询报告应用成果显著,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3. 具有博士学位,教授或其他相应职称,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一线工作。特别优秀的应聘者可以适当放宽。
4. 申报当年,年龄原则不超过55周岁。
5. 聘期内全职在长春理工大学工作。
(二)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招聘条件:
1.学风严谨,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崇尚科学精神。
2.在海外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3.学术造诣较高,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取得国际国内公认的成就。近5年取得的成果原则上应满足下列中的两项条件:
①在研项目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契合度较高。
②发表被SCI、SSCI,CSSCI等收录(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水平系列论文。
③科研成果获同行专家高度认可。
④专利转让或政策咨询报告预期可产生显著效益。
⑤重要学术岗位负责人或重要学术称号获得者。
4.申报当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5.每年在长春理工大学工作2个月以上。
四、工作职责
(一)“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是根据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聘任的具有较高名望和学术地位的高端人才。其主要职责是:
1.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为我校学科发展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发展思路,使所属学科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2. 促进我校的学科调整优化与交叉融合,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组件创新团队。为我校本科生讲授核心课程,指导我校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3. 面向国家及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积极承担国家及我省重大科研项目,在所属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性技术应用研究,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是颁发授予拥有较高学术地位或重要研究成果的教席名衔。其主要职责是:
1. 对所属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提供重要建议,促进所属学科进入国际国内学术前沿。
2. 为我校本科生开设前沿领域的课程或讲座,指导或协助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3. 面向国际国内科技前沿和吉林省重大战略需求,积极组织承担国家及我省重大科研项目,参与组建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团队。
4. 积极推动我校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交流和合作。
五、招聘程序
1.学校学术委员会对符合招聘条件的候选人进行遴选,择优确定推荐人选,并将评审结果在校内公示一周。
2.省教育厅会同相关部门组建评审委员会,对学校的推荐人选进行评审。评审通过者与我校签订聘任合同,履行聘任手续。
3.省教育厅会同相关部门公布年度聘任结果,颁发“长白山学者”证书,并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六、政策待遇
1.长白山特聘教授每人每年给予20万元人民币岗位津贴,长白山讲座教授每人每月给予1.5万元人民币岗位津贴(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同时,以项目资助的方式对长白山特聘教授给予科研经费支持,自然科学类每人200万人民币,哲学社会科学类每人50万人民币。
2.岗位津贴及科研经费由学校支付,省财政予以补助。岗位津贴视同省级奖金,报省政府批准,按相关规定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3.学校给予“长白山学者”相应的工薪待遇,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条件,帮助解决随迁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
4.重点支持由“长白山学者”牵头的科研项目、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入选“长白山学者计划”人选,在申报吉林省高级专家和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时优先予以支持,入选吉林省高级专家的不重复享受相关待遇。
七、考核管理
1.学校与“长白山学者”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长白山学者”在岗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权属按照国家和吉林省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
2.学校负责对“长白山学者”履职情况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目标管理,年度考核结果报省教育厅备案。
3.对于聘期内到岗工作时间不足、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停发岗位津贴;对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或法律的,解除聘任合同,撤销“长白山学者”称号。
4.“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不得担任高等学校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对因特殊原因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的,停发其岗位津贴。
八、应聘人员申报材料
1. 应聘人填写“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或“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候选人推荐表”(见附件)一式10份,同时报送电子版。
2. 应聘人推荐表佐证材料1份(装订成一册,胶装),佐证材料包括:
(1)佐证材料目录(须标注页码);
(2)学历、学位证、身份证或国外居住证、专业技术职务证明复印件;
(3)推荐表中列举的所有科研项目、获奖及授权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
(4)推荐表中列举的所有论文的全文及其刊载杂志封面、目录的复印件,以及推荐表中列举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封面、目录、版权页和论文首页复印件;
(5)推荐表中列举的SCI、EI、SSCI、CSSCI等收录以及论文他引情况的证明(原件,须经有关检索机构盖章);
(6)推荐人选在国外任职或在国内担任重要职务的任职证明;
(7)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职务的证明以及所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的邀请信或通知复印件。
(8)其他具有佐证效力的证明材料。
九、报名时间及联系方式
应聘人请与学校或学院联系并于2014年3月14日前将相关材料报送到长春理工大学人事处师资管理科(长春理工大学东校区前办公楼205室)。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长春理工大学人事处
邮编:130022
邮箱:wangboyu@cust.edu.cn;103475075@QQ.com
电话:0431-85582282、13624312192
联系人:王博钰
相关学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学科名称 所属学院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理学院 金光勇电话:0431-85582588 邮箱:jgyciom@163.com
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 光电工程学院 付跃刚电话:0431-85582504 邮箱:fuyg@cust.edu.cn
机械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曹国华电话:0431-85582696 邮箱:caogh@cust.edu.cn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韩太林电话:0431-85582229 邮箱:hantl@cust.edu.cn
长春理工大学
201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