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大纲深度解读
近日,上海市2010年公务员考试大纲出台。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专家第一时间解读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助你公考一臂之力,让你备考路上一路坦途,助你一举成公。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一直带有很强的地方色彩,从2010年考纲来看,基本延续了这一上海特色。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考试科目高度明细化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包括2门公共科目和1门专业科目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这是所有报考人员均需考试的内容。专业科目与报考人员所报考职位有关,即为报考人员所报职位规定的专业考试科目。专业科目考试分为《政法》、《综合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等六大类。
中公教育专家提示:考生应该在加强公共科目的复习力度的同时,根据自己拟报考的职位,对专业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复习。
二、指导思想高度明确化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指导思想高度明确,就是基本素质与潜在能力并重。上海市公考历来注重基础性,强调考察应试人员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无论是公共科目中的行测还是申论,还是专业科目中的六门课程,都要求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中公教育专家提示:考生在日常的备考中要特别注重积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熟练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对公共科目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分别进行详细解读。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总体看来,有如下特点
一、题型排列顺序发生重大变化
2009年的上海大纲中行测部分的题型说明是按照数理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常识应用能力的顺序排列的,而今年的大纲在题型说明时则将各部分位置进行了调动,具体为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对比09年的大纲和最后的真题,二者在题型排列上是保持一致顺序的;中公教育专家由此判断,10年行测真题的顺序将与09真题有所不同,具体以10年大纲为准。
中公教育提示:考生不能因为题型顺序发生变化而影响自己的备考节奏,还是应该按自己预先设定的复习日程进行有条不紊的备考。这一变化与2010国考有相似之处,考生可适当参照国考真题进行适应性作答。
二、考察内容更加细化
由大纲中可以看出,2010年的大纲将常识部分进行了细化,将以往的常识应用能力一分为二,变为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说明对常识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力度加大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常识部分的难度。
具体部分分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言语部分历来分为三种题型,内容全面,从最基础的单词到成语,到句子,到片段,再到文章,都有所涉及。近三年均保持这一趋势,详见下表。
年份 选词填空 语句表达 阅读理解 合计
片段阅读 文章阅读
2007年 5 5 3 7 20
2008年 10 5 6 4 25
2009年 5 5 9 6 25
选词填空主要集中在对易混淆的实词和副词的考察上,考生需要从把握词义和语境两方面入手,进行快速正确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市选词填空近年来一直包含有一道文言常识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言功底。
语句表达包括对成语使用,语句语法,语句语气,语句连贯等全方位的考察。这要求考生有良好的表达能力,通读全句,即能快速感知选项。
阅读部分包括片段阅读和文章阅读,占比重大,考点要求考生要理解文意、主旨以及作者的观点,难度系数也大。需要考生在平时多练习,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分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