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具有如下几项特点:
一、注重考查考生的各项能力
2010年的上海申论大纲比2009年要更具体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国考大纲,明确提出了对考生的四大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蕴含的趋势、矛盾和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趋势或矛盾进行归纳分析,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考生应当对这四大能力有准确的理解,在备考和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有意识的加以培养。
二、关注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
考生在通过公务员考试之后,就将成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担负起对社会进行管理的职责,如果录取的考生根本不关心社会发生的各类问题,对之没有清楚的认识,这是难以想象的。正因为如此,申论考试所选择的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并就这些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设定题目,要求考生作出合理的答复。
三、试卷结构规范化
上海市申论考试的试卷有比较规范的结构,共有四道题。第一道题一般为判断分析题,先对题干给出的结论进行正误判断,对错误的还要求写明原因。之后的三道题一般分为“概括”、“对策”和“论证”三部分。从未来趋势看,申论考试将在坚持考查能力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出题角度可能更加灵活,更加注重针对性,更趋于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放眼整个公考大趋势,申论的阅读量将会越来越大,在150分钟里,要作答4道命题,所以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稍微注意几个重点问题,增加自己的阅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