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25日,全省近8万考生将参加公务员考试。而在考前,不少考生手机上却接到了一些公开卖答案或者“包过”培训班的短信,一科答案的价钱高达4000元。 |
昨日下午,省公务员局提醒,考公务员的试卷由国家出题,全程采取严密举措,确保公务员考试公开公平公正。
多名考生收到短信
培训“包过”
有短信竟知道考生考点
今年4月3日,28岁的大学生王女士通过陕西人事考试网,报名参加今年的陕西省公务员录取考试。随后,她开始复习。过了约一星期,“每隔2天左右,就有公务员考试冲刺班,甚至有些还是包过班等短信发来。”王女士说。
和王女士一起报考此次公务员考试的三名同学,也一样收到这样的短信。“报名才十多天,每天都有相关的短信,让人不能忍受的是,还有人不断打电话让报他们的包过班之类的培训。”王女士统计,手机短信多达十多条,对方打电话4次。
与王女士遭遇一样,4月20日,报考榆林府谷县公安局相关职务的白先生也接到了短信,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这条短信竟然知道我的考点。”白先生说。通过该短信,记者看到:榆林第六小学、逸夫小学、11中等全部考点笔试包过已准备就绪,名额有限,抢购从速。该短信留有QQ号码和手机号。
通过QQ号码提供的“2010省考、中公考试包过”的博客,4月20日发表了一篇《2010年陕西省公考2小时快速加入步骤详解》文章,该文明确表示,今年4月25日举行的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笔试,他们一切准备就绪:考点设发射点,发放收发设备,通过答题组老师答题,后勤组员工发送……
该博客指出,目前西安考点、榆林市逸夫小学、11中以及第六小学等4个考点、宝鸡市的技师、姜城、西街等3个考点都已做好了准备,而汉中、咸阳、铜川、渭南、安康、商洛、杨凌已做好发射准备,目前他们还有十多个名额。该博客上还详细介绍了“包过”售后承诺及退款说明。
省公务员局
各个考场将投放使用屏蔽仪
昨日下午,省公务员局专门召开笔试考务工作和业务培训会,确保笔试安全。针对卖答案、包过班,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省公务员局副局长刘景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4月25日公共科目笔试,是国家公务员局命题,全国共有14个省(区、市)在同一天使用同一套试题,参加考试的人数超过120万。
刘景民说,试题在运送到考场之前的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人,夯实责任,全程保密。在运到我省后进行清点、签字交接,都需要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进行,各地市的负责人来领取试题后,也要经过一套严密手续,同时,省上还要派巡考人员跟地市工作人员一起押送试卷。直到开考前,试卷的封条才会当着考生的面打开。同时,在考试当天,各个考场还将投放使用屏蔽仪,在考点配置无线电监测车,有条件的考点还将使用金属探测仪,公安部门将在考场周围巡逻检查可疑人员等。
刘景民说,考生对社会上流传的试题或答案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违规咋处理
抄袭、协助抄袭者5年内不得报考
根据有关规定,考生只要有以下条件之一的,将取消本次考试资格,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有抄袭、协助抄袭的;使用禁止自带的通讯设备或者具有计算、存储功能电子设备的;持假证件参加考试的;其他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另外,考生只要有以下条件之一的,将取消本次考试资格,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经查实认定为串通作弊或者有组织作弊的;由他人替考或者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的;其他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违纪违规行为。
考生质疑
“是谁泄露了我的报名资料”
“我从来没参加过那些培训班,更不会给陌生人留下手机号。”在西安一家单位上班的张女士,对不断接到这样的信息非常不满,她认为,肯定有人泄露了她的报名资料。
张女士提出,此次省级公务员报名是在五家网站上完成的。据了解,接到公务员培训等短信或电话的,基本上都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如果要查看报名的信息,需要在网站同时输入姓名、身份证号以及报名号等,才能查看,要查看很多考生的资料,一般人无法办到。”西安考生王梅(化名)说,一般情况下,只有报名网站才留有考生的手机号。
昨日上午,记者以考生的名义,通过QQ和“中公笔试包过”取得联系,对于记者询问考生的信息来源时,该人士表示,是从考生报名的网站获取的,并声称在陕西人事考试中心“内部有人”。
而同样,对于这两天的遭遇,受培训邀请的张女士很不理解,到底这些人是怎么知道她电话的呢?甚至还有电话竟然知道机主姓名。
昨日上午,张女士已向移动客服中心进行了投诉,工作人员表示,移动公司不会泄露客户信息,他们将对此进行核查。
网友说内幕
考前或开考后15分钟发答案
一叫卖答案的网友“中X教育”告诉记者,“我们不包你考上,因为我们操作不了面试,但确保笔试能通过。”“中X教育”说,他们在全国有85个分支机构,是全国大型的培训机构,有专业的助考队伍。该网友说,在考试前一天,试卷将被送到各分考点,他们有内线会将考卷拆开,然后由专人进行答卷。
该网友说,今年一科答案4000元,去年一科是8000元,不还价,需要先付费。他们可以在考前或开考后15分钟将答案加密发送到邮箱,考生找人再将答案发给自己。他们可以推荐比较高端的特殊接收设备,该设备至少3000元。当记者提出如何确保答案正确时,对方只是强调他们是全国最大的公考培训机构,是有信誉的。记者提出见面给钱,对方予以拒绝,称只要把钱打入指定账号就行。
除了卖答案外,有不少培训机构开设“包过班”,学费高达一两万元,声称没有通过将仅收取少部分费用,大部分退还。
律师说法
应专门立法规范个人信息保护
昨日,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洪表示,公民出于公务或者报名应聘等途径留下了个人信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任何个人或者单位不能随意泄露。
他表示,如果单位或个人将他人信息出售给第三者,并让其牟利,都将属于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等违法行为。
据一家网站的负责人宁致远表示,目前大部分网站对所收集的信息没有专门的保密说明,即使公民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网站也没有公开声明或通知征求用户同意。同时,也没有采用安全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保密性。“更关键的是,个人信息被泄露,公民很难取证。”宁致远说。
王洪提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目前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有所涉猎,但目前还没有专门对此进行立法。“应该制定更为细化的专门法律来规范。”他建议说。本报记者景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