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申论 - 正文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 申论分析题答题技巧梳理
来源:2exam.com 2009-11-27 编辑:zhoupanyu 【字体:小 大】
正值国考冲刺阶段,在深度研究申论试题的基础上,总结答题技巧,为大家在临考时再次详细梳理申论“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正值国考冲刺阶段,在深度研究申论试题的基础上,总结答题技巧,为大家在临考时再次详细梳理申论“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分析题是国考申论的重头戏之一,大约在国考申论考试中占到40分,属于必须要紧紧抓住的项目。这两年来,分析题渐成趋势,原因是分析题能够贯彻申论考查“能力”的要求,而且也比较灵活多变,不宜被“模式”套中,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考生的素质。分析题基本算作采分与酌情给分相结合的题目,因此比较主观,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阅卷的印象分和中庸化。所谓中庸化,这是主观题阅卷博弈过程中而凸显的一个特点。我们都知道,国考采取的是电脑扫描、人工阅卷,每道题两人分别打分,如果两人相差分值超过一定数额就需要第三人打分,如果第三人打分也超过分数区间,则该题被界定为没有共识,则需要重新再来。这将大大拖住阅卷的进度。经过人与机器的多次博弈,最后阅卷老师倾向于靠中间段打分。比如,20分的题目,一般10分算中间档,这样如果分数浮动区间是4分,则6-14分都可算合格。如果打到15分,则11-19分才是合格,而这个分数段很少出现,会加大阅卷者的风险。这样,往往扼杀了杰出人士崭露头角的机会,而水平不高者也不至于太惨。这就造成了国考申论跳出50分很难。


  要想拿高分,需要概括题这种严格采分的题目上得分率提高,分析题这种半采分的题目上有突破和文章题这种完全主观题上吸引人眼球。本文仅就分析题得分要点作出解析。


  分析题要想得高分需要以下四个要素:定性准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引人注目。下面就以2009年第二题关于“粮价上涨”的分析为例,通过这道题的分析来管中窥豹,以使读者深入体会这四个特点。


  2009年第二题的题目要求是这样的:“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1. 定性分析


  粮价是否要提高?要进行判断首先要参考材料的权威观点,材料中谈粮价是在第一段:“今年9月8日至10日,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在玉米丰产示范田,询问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助多一点,农资价格稳一点。总书记表示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读完这段大家可以发现,胡锦涛没有明确表态。再就是第9段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粮价很难涨得很高,如果说出现粮价涨得很高的情况,国家也一样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我们有足够的库存,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通过国家粮食局领导的话我们得出,粮价不能涨,要保持稳定。因此,主张粮价上涨的观点是片面的。


  2. 理由充分


  坚持辩证分析,提出粮价上涨有一定可取之处,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关心,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立论是站不住脚的。

  网友支持粮价上涨的理由是:第一,上涨有利于农民,而农民是弱势群体;第二,农资上涨无关紧要;第三,城市贫民可以享受国家补贴,数额不大,共18亿元;第四,上涨对城市中高收入者无关紧要。

  那么,仅从材料出发,可发现其问题:第一,农资上涨并非无关紧要;第二,城市贫民补助18亿元数字可能算错,他认为每人每年平均78公斤粮食,这显然不符合常识。第三,并非每个农民都种粮,不种粮的农民怎么办?

  以上是从材料里得出的信息,是“场内”信息,对于分析题来说,大纲明确说明,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因此考生还需要一定的“场外”信息。

  结合自己的经验的要求,我们可以补充:第一,粮食是特殊商品,关涉到社会安全,经不起折腾。第二,粮价一定程度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第三,粮食问题根本的还是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通过这些思考,该题答案应该算作理由充分了。


  3. 条理清晰


  考生接下来要做的是要把以上理由分类整理一下,大体可从粮食的特殊性、论据的问题等来展开,可分为两三类。注意语言要简练,同时,加大信息含量。


  4. 引人注目


  考生在完成了以上几步之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包装是达不到脱颖而出的目的,所以我建议考生,答题时可尽量分点,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总括,再加上权威观点。最后,形成的答案如下:


  有网友认为,应该提高粮价,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至于农资价格上涨和城市中高收入者可以不予理会,城市低收入者国家可以补贴,数额不大,可以承受。


  虽然该网友出于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认为该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第一,粮食是特殊商品,事关安全,不应迷信市场力量。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粮食完全由市场调节,单纯依靠价格激励则会出现大起大落,不利社会稳定和民生。第二,粮价是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粮价上涨可能带来食品上涨,进而出现工业品价格上涨、CPI上涨,最终对全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第三,粮价一定程度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微观经济运行。第四,从国际和我国经验看,解决粮食问题最终还是依靠科技和政策,进行补贴,保证基本农田,允许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第五,该网友立论有硬伤:农资价格上涨、不种粮的农民等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城市贫民的年人均粮食78公斤数字不实。


  以上通过对国考申论真题的讲解,从分析题的角度出发,提出解答“分析题”的思路和高分技巧,希望能对即将参加国考的考生朋友有一些帮助。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分省公务员北京公务员   天津公务员   上海公务员   重庆公务员   黑龙江公务员   吉林公务员   辽宁省公务员   内蒙古公务员   新疆公务员   甘肃公务员
    宁夏公务员   陕西公务员   青海省公务员   河北省公务员   山西省公务员   山东公务员   河南公务员   江苏公务员   安徽公务员   江西省公务员
    云南省公务员   贵州公务员   四川公务员   西藏公务员   浙江公务员   湖南公务员   湖北公务员   广西公务员   广东公务员   海南公务员
    公务员综合   兵团公务员   福建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   试题辅导   面试公告   成绩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职位
    福建公务员福建公务员   福建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招聘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北京   天津市   上海市   新疆   甘肃   内蒙古   青海
    宁夏   西藏区   河北省   河南省   山西   山东省   陕西   江苏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安徽省   浙江省   四川省   重庆市   贵州省   云南省   广西区   广东省   海南省
    综合招聘   兵团招聘   福建省
    教师招聘江苏教师招聘   广东教师招聘   海南教师招聘   浙江教师招聘   上海教师招聘   北京教师招聘   福建教师招聘   河南教师招聘   吉林教师招聘   云南教师招聘
    安徽教师招聘   山东教师招聘   湖北教师招聘   天津教师招聘   广西教师招聘   湖南教师招聘   河北教师招聘   江西教师招聘   贵州教师招聘   四川教师招聘
    内蒙教师招聘   辽宁教师招聘   黑龙江教师招聘   甘肃教师招聘   宁夏教师招聘   山西教师招聘   重庆教师招聘   陕西教师招聘   新疆教师招聘   内蒙古教师招聘
    招警考试政法干警   四川招警   河北招警   江苏招警   河南招警   安徽招警   山东招警   陕西招警   重庆招警   江西招警
    湖北招警   广东招警   上海招警   海南招警   浙江招警   广西招警   新疆招警   贵州招警   青海招警考试   黑龙江招警
    福建招警   山西招警   云南招警   甘肃招警   湖南招警   辽宁招警   吉林招警   政法干警   内蒙古招警   宁夏招警
    特岗教师招聘
    公务员辅导事业单位试题   教师招聘辅导   招警试题辅导   公务员行测辅导
    公务员真题
    公务员面试
    公务员申论
    公务员政策
    选调生重庆选调生   四川选调生   山东选调生   安徽选调生   湖南选调生   河南选调生   贵州选调生   湖北选调生   河北省选调生   青海选调生
    海南选调生   江苏选调生   天津选调生   广东选调生   广西选调生   甘肃选调生   吉林选调生   陕西选调生   辽宁选调生   内蒙古选调生
    福建选调生
    人才校园招聘
    三支一扶
    大学生村官
    成绩查询
    社区工作者
    专业技术
    公派留学生
    外省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