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访的都有精神病!2009年3月23日,孙东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他危害社会……我们把他关起来进行治疗,促进他精神康复。这就是保障他的人权。”
孙东东何许人?司法精神病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主任医师,国家卫生部专家委员。有作者戏谑称,这个东东的“高论”自然也不是没有用处的。某些地方政府用极端手段拦截上访人员,把他们送进精神病院实行强制“治疗”,孙东东就为它们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嘛。
无独有偶。网友发现: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涨时说接轨,降时说不接轨。2008年1月,当国际油价从80美元突破100美元大关时,韩文科说:我国油价必须与国际接轨,加快价格的传导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场对油品供需的调节。而当08年11月,国际油价跌破50美元创3年半新低时,韩文科又说:我国油价不能与国际接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什么价格都与国际接轨,不太现实。同一个专家,说出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人们当然责问韩所长,你究竟赞成什么观点?
根据以上事实,有人怀疑韩文科究竟算不算专家。专家应该有严谨的态度,有独立的见解,不为权势所迫,不见风使舵。但我们别忘了,韩文科是发改委的工作人员,是发改委的政策宣传员,自然要运用自己的理论为发改委的决策服务。他的理论随时变化,没有定论,只是因为发改委的决策使他不能自圆其说,让他陷入矛盾之中了。为了工作,为了谋生,也为了升迁,韩文科别无选择。
其实,为了饭碗而帮自己的东家说话的专家,何止韩文科一人?最近中石化咨询公司首席专家周若洪表示,汽、柴油的价格上调尚未到位。因为中石化以炼化为主,国际油价上涨,帮中石化喊亏,迫使发改委涨价,就是周若洪的工作啊,他们说到底都是为一定的既得利益集团做宣传的“鼓动家”。
记得香港教授丁学良说过一句让许多专家难过的话: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因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首先要把经济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而不能把它当做个人发财、出名和当官的路子。如果那样的话,是不可能在经济学领域做出独立的研究来的。”鲁迅说:“无论古今,凡是没有一定的理论,或主张,而他的变化没有一定的线索可寻,而随时拿了各种各派的理论来做武器的人,都可以通称为流氓。”对照先生的话,我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一些专家了。
3.在5·12汶川这场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华民族的勇敢、坚毅、团结和拼搏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特别是我们的人民教师以他们的行动和生命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然而,在灾难面前,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灾难到来的瞬间扔下学生独自逃生。事后他在天涯论坛博客上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表示自己“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亲,我也不会管的”,因此被网友称为大地震中“最无耻教师”,取名“范跑跑”。
十七岁的小芳是广东肇庆某民办职业学校的学生,因感冒外出买药上课迟到,被班主任批评写检讨,并要求当着同学们的面宣读检讨书。不满班主任的此种做法,倔强的小芳从学校教学楼的四楼纵身跳下。(12月6日《成都商报》)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文规定学生不应迟到,不过,因感冒外出买药迟到实属情有可原。作为过来人,我们也知道现实语境中学生不是怕上课迟到,而是怕迟到后老师那严肃的面孔。揆诸现实,言语批评、写检讨、当众读检讨,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一部分老师的教育方式往往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羞辱之上。
今年3月,13岁的郴州女孩徐远方从学校五楼教室跳下,年轻的生命与世长辞。遗书上写着,“李老师,我对您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以后您不要轻易再让我们写检讨了”。因被老师认为拖本班后腿,徐远方生前被罚写检讨书10多次,感觉“很羞辱”。
今年9月,8岁的番禺小学生彦晖,因感冒不停地流鼻涕,班主任不仅引领全班36名同学共同注视他的满脸鼻涕丑态,还在他感到害羞时,让全班学生以《×彦晖很害羞》为题写随堂作文。在同学们的嘲笑和孤立下,小彦晖“害怕极了”、“不想上学”。
就这样,青春的自尊一次次重重摔打在地,幼小的心灵一回回蒙上羞辱的阴影。所谓“羞辱”是指任何一种行为或条件,使人们有恰当理由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社会伦理学家马格利特在《正派社会》一书中分析对人的尊严和心理造成伤害时说,“不让社会制度羞辱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正派社会的第一原则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很显然,不管是以学生流鼻涕即兴作文,抑或是要求学生当众宣读检讨,都带有很浓的羞辱成分。尽管很多时候当事老师自认为“并无恶意”、“只是为了学生好”,但此种“羞辱性教育”对于处在自尊心和羞耻感都很强阶段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以承受之重。
在谈及教书育人问题时,温家宝总理曾说过,“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身为老师,不是一定要为学生付出多少、做多少好事,而是最起码不能公然羞辱任何一个学生,这是教师的基本爱心所在。一个不言自明的是事实是,即便是犯了错的学生或问题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总是要远远胜过“羞辱性”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