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湖北通城县一名八旬老人右腿骨折,竟被医院荒唐地进行了左腿复位固定手术。通城县对6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湖北省卫生厅日前向全省卫生系统发出通报,要求从这起医疗责任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据11月30日《三秦都市报》)
患者右腿骨折入院求医,结果钱也花了,罪也受了,骨折的右腿该咋样咋样,本来健康的左腿也动不了了。谁碰上这样的事能不闹心?过去一说到医患关系,医疗系统的人士总说患者胡搅蛮缠,可面对这样的超级乌龙手术,如果患者真要闹起来,医院又该作何解释?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样的荒唐事件既非个例,也非特例。往远了说,武汉一所医院的医生仅凭主观判断,就对前来求医的怀孕妇女按“月经不调”治疗长达3个多月;往近了说,前几天南京一家医院值班医生上网玩游戏,无视家属多次请求酿成女婴死亡的“徐宝宝事件”。当这样的医疗责任事故屡屡上演,我们真怀疑患者去医院到底是治病求医的,还是去自讨苦吃的。
纵观这几起荒唐的医疗责任事故,可以说与医院的医疗水平无关,与医生的医疗技术无关,甚至与当前备受诟病的医疗制度也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与医护人员的医风医德有关,与他们的责任心、事业心有关。正是医风医德的缺失,才让医生面对患者家属的哀求而安然打游戏;正是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缺失,才让医护人员左右不分,把患者的左腿当成是右腿动了手术。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医护人员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如果他们没有了医风医德,缺失了责任心和事业心,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不可能得到保障。这种状况进一步发展下去的结果,就是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现在,肇事的医护人员以及负有领导责任的医院领导都得到了应有的处理。但是医风医德能否从这件事上得到纠正,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否从这件事开始回归,我们还不得而知。不管是医护人员自己,还是医疗系统本身,都应该吸取这些教训,避免此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5.近日,南京两位小伙同时发现路边有一沓百元大钞后,担心万一接触钱,可能会遭到误解,便选择了报警——据12月9日《扬子晚报》报道,两人冒雨守候在现场,直到民警前来拍照取证,并清点出这是11000元钱。
这让人想起了今年2月发生在南京的另一桩事:一位七旬老汉下公交车时,一头跌倒爬不起来,但同车的乘客无一人上前搀扶,直到老汉在昏迷前大声喊出“是我自己跌倒的,你们不用担心”后,才有人上前施救。
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人们已经神经麻木、爱心不再,而是因为“彭宇案”的教训太过深刻,让大家不得不长记性——之前,南京小伙彭宇曾因搀扶一位摔倒的老太太,最终被老太太及其家人认做撞人者告上法庭,并且输了官司赔了4万多元钱。
南京的这两位小伙不敢捡钱,显然与刚刚发生的一件“捡钱案”有关——江苏淮安一位卖豆饼的老太捡到1700元钱交给失主后,对方称少了6500元,并将老太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不主动搀扶老汉也好,不敢直接捡钱也罢,究其原由,都是因为有“一片好心反被人讹”的例子在前,大家学会了明哲保身,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具体而言,就是别轻易做好事,如果要做,也必须有见证人在场。
做了好事反被受助者和受惠者诬赖,当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时,善良的人难免会担惊受怕,在帮助别人时难免会瞻前顾后,其结果很可能降低做好事的冲动,让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受损害的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最终伤害的将是整个社会的精神肌体。
南京这两位小伙的做法虽然挺“聪明”,但感觉还是过度防范,说到底,是一种无奈。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在用一种看似智慧的方式,再次强化了一种意识:好心未必有好报,弄不好,做好事也有可能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