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申论 - 正文

 
申论热点:群体性事件的体制原因及对策
来源:华图 2009-12-23 编辑:zhoupanyu 【字体:小 大】
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虞崇胜教授在本文中深入探寻群体性事件的体制原因,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步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消解群体性事件的机制。

 


    二、建立和健全消解群体性事件的机制

    既然群体性事件与现行政府体制和管理机制有关,特别是那些“涉政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由于群众利益诉求遭遇体制性迟钝而引起或激发的。那么,要消除或缓解群体性事件就必须从体制和机制创新下手,加强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注重消除体制性腐败,努力从源头上建立和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要将制度建设贯穿于群体制性解决的各个环节之中,用制度建设推动工作,靠制度创新解决问题。要遵循制度建设的客观规律,着力健全完善能够制约权力运行、实体和程序相结合的制度,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同时,抓住制度执行这一关键环节,督促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执行制度,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具体来说,要着重建立和健全消解群体性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机制:

    其一,事前的预警和协商机制

    群体性事件是突发的,但是并非没有症兆的。说到底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建立和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要事前化解一些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比如2009年由于大批农民工回乡,必然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矛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社会稳定工作,合理安排农村劳动力关键的是要妥善地解决好农村的征地、环境污染、移民搬迁以及集体资产的处置这样一些比较敏感的和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平时就要依照法律和政策处理好这些问题,避免这些矛盾的激化。

    再就是要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既然大量的群体性事件是群众利益诉求遭遇体制性迟钝所致,那么,清除体制性障碍、增强体制性应对能力就成为防范群体性事件的治本之策。要通过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理顺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增强体制的应对能力,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保证信访渠道畅通,使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及时的表达和反映,从而在源头上建立起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机制。

    另外,在有关政策出台之前,必须与各利益相关方充分协商,出台后及时听取各方的反馈意见,不断纠正政策偏差,就能避免发生对各方伤害都很大的突发事件。凡是事关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事前必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总之,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和当前的现实需求来看,必须加快民主协商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步伐。


    其二,事中的应对与化解机制

    由于社会是变动不居的,新的矛盾层出不穷,因此群体性事件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既如此,如何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要及时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首先必须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掌握准确的信息。因此,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有关信息必须公开,以便及时沟通各方,化解矛盾和冲突。目前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问题就是沟通渠道不够,官民对话渠道不够畅通。过去我们总希望把民意引导到正规的渠道来找政府,但是政府这么多层级,民众往往无所适从,而政府部门间往往互相推诿扯皮,导致事件愈演愈烈。因此,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准确、真实的信息是关键性的工作。

    要及时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一旦发生了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到第一线,直接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地做解释和说服工作,不能领导干部躲着不出来,就让公安部门、警察到第一线去,这样容易激化矛盾。除了发生打砸抢烧这些不幸的情况之外,原则上不能动用警力,应该由党委的各级干部到第一线去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

    要及时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必须及时化解群众的对立情绪。群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往往是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而化解群众对立情绪的根本方法是民主。纵观2008年以来发生的影响大的群体性事件,多数都与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特定群体代言人缺位,利益调节机制缺失,群众的要求得不到及时回应,造成群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所致。因此,要建立和健全政府与民众的协商对话机制,及时化解群众的对立情绪。

    要及时地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必须适当运用法制手段。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非常棘手,既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群众对立情绪,同时也要适当运用法制手段及时平息事件,尽量减少由于打砸抢等暴力行为造成的损失,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然后再来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引导群众运用正常的法制渠道解决问题。


    其三,事后的问责和修正机制

    群体性事件平息后,要迅速地总结教训,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该严惩的要坚决严惩,决不能不了了之;同时也要及时制定出整改方案,分析事件的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要针对干部岗位的党纪和法律责任标准和规范不明确,导致群体性事件责任主体不明确的情况,尽快制定规范化的群体性事件干部责任制,明确群体性事件的责任主体,做到每一个群体性事件都能清楚地找到责任主体;同时,也不能将问责制搞成一种事后追究责任的惩罚制度,而要事前就建立一套规范的责任制,用制度来规范干部的行政行为。

    要针对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来的政府体制和管理机制中的问题,及时地进行整改,改革和修正政府体制和机制中的弊端,增强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就目前情况来说,要针对群从利益诉求遭遇体制性迟钝的问题,着重增强体制性应对能力。而要增强体制性应对能力,必须从理念、制度、体制和机制多方面入手,其中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消除体制性梗阻,完善群众利益协商调整机制,是化解群体性事件频发困局的当务之急。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分省公务员北京公务员   天津公务员   上海公务员   重庆公务员   黑龙江公务员   吉林公务员   辽宁省公务员   内蒙古公务员   新疆公务员   甘肃公务员
    宁夏公务员   陕西公务员   青海省公务员   河北省公务员   山西省公务员   山东公务员   河南公务员   江苏公务员   安徽公务员   江西省公务员
    云南省公务员   贵州公务员   四川公务员   西藏公务员   浙江公务员   湖南公务员   湖北公务员   广西公务员   广东公务员   海南公务员
    公务员综合   兵团公务员   福建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   试题辅导   面试公告   成绩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职位   试题答案
    福建公务员福建公务员   福建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招聘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北京   天津市   上海市   新疆   甘肃   内蒙古   青海
    宁夏   西藏区   河北省   河南省   山西   山东省   陕西   江苏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安徽省   浙江省   四川省   重庆市   贵州省   云南省   广西区   广东省   海南省
    综合招聘   兵团招聘   福建省
    教师招聘江苏教师招聘   广东教师招聘   海南教师招聘   浙江教师招聘   上海教师招聘   北京教师招聘   福建教师招聘   河南教师招聘   吉林教师招聘   云南教师招聘
    安徽教师招聘   山东教师招聘   湖北教师招聘   天津教师招聘   广西教师招聘   湖南教师招聘   河北教师招聘   江西教师招聘   贵州教师招聘   四川教师招聘
    内蒙教师招聘   辽宁教师招聘   黑龙江教师招聘   甘肃教师招聘   宁夏教师招聘   山西教师招聘   重庆教师招聘   陕西教师招聘   新疆教师招聘   内蒙古教师招聘
    招警考试政法干警   四川招警   河北招警   江苏招警   河南招警   安徽招警   山东招警   陕西招警   重庆招警   江西招警
    湖北招警   广东招警   上海招警   海南招警   浙江招警   广西招警   新疆招警   贵州招警   青海招警考试   黑龙江招警
    福建招警   山西招警   云南招警   甘肃招警   湖南招警   辽宁招警   吉林招警   政法干警   内蒙古招警   宁夏招警
    特岗教师招聘
    公务员辅导事业单位试题   教师招聘辅导   招警试题辅导   公务员行测辅导
    公务员真题
    公务员面试
    公务员申论
    公务员政策
    选调生重庆选调生   四川选调生   山东选调生   安徽选调生   湖南选调生   河南选调生   贵州选调生   湖北选调生   河北省选调生   青海选调生
    海南选调生   江苏选调生   天津选调生   广东选调生   广西选调生   甘肃选调生   吉林选调生   陕西选调生   辽宁选调生   内蒙古选调生
    福建选调生
    人才校园招聘
    三支一扶
    大学生村官
    成绩查询
    社区工作者
    专业技术
    公派留学生
    外省公务员
    在线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