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王不让自己10岁的儿子上学
99.在我国,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 )。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委托与被委托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D.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100.按照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101.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开始生效。所谓的政府采购,本质上是( )。
A.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
B.政府依法购买商品和劳务
C.政府委托民营企业为其购买商品和劳务
D.政府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性的招投标机制
102.根据现代统计学的研究成果,“关键的事情总是少数,一般的事情常常是多数。”这意味着管理工作最应该重视( )。
A.灵活、及时、适度 B.客观、精确、具体
C.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103.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学会“弹钢琴”,这种说法指的是( )。
A.领导者要全面地看问题
B.领导者要集中精力于领导和决策工作
C.领导者应该是懂行的专家
D.领导者应该具有开放型的性格
104.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105.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 D.失业率波动不定
106.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所遵循的原则是( )。
A.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B.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
C.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
D.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创造性
107.《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不适用于( )。
A.货物进出口 B.技术进出口
C.香港地区货物进出口 D.国际服务贸易
108.李某将与其有私仇的王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王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所带手表、钱物偷走。本案中( )。
A.李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C.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劫罪
D.李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109.我国在今后将逐步推开( ),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因盲目决策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单纯追求速度而片面提供优惠政策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等三大领域将成为审计的重点。
A.民主审计 B.依法审计 C.审计风暴 D.绩效审计
110.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有权决定的人选不包括( )。
A.秘书长 B.审计长 C.财政部部长 D.国务委员
111.张某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在朝阳区有一处商业用房,市拆迁办(在西城区)决定对其房屋拆迁,张某不服,诉至法院,应由( )受理。
A.朝阳区法院 B.东城区法院
C.西城区法院 D.以上三个法院都可以
112.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 )。
A.改变 B.发回 C.改变或者撤销 D.撤销
113.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照惯例应该是( )。
A.通过三个月后 B.批准之日
C.公布之日 D.公布三个月后
114.中国摄影协会所属的法人类别是( )。
A.机关法人 B.事业单位法人 C.社会团体法人 D.企业法人
115.我国最基层人民政府是( )。
A.乡(镇)人民政府 B.街道办事处
C.县人民政府 D.村民委员会
第四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表回答116~120题。
2001年、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各学科学生数(单位:千人)
2001年 2002年
毕业生 在校生 毕业生 在校生
哲学 0.9 5.4 1.0 6.6
经济学 57.3 359.9 65.9 466.4
法学 61.5 387.9 80.0 474.8
教育学 52.6 374.5 79.8 470.3
文学 157.8 1059.3 198.5 1368.3
历史学 10.2 53.4 11.7 55.6
理学 115.8 716.3 131.5 852.2
工学 349.1 2491.2 459.8 3085.0
农学 28.5 186.0 36.3 216.0
医学 62.6 529.4 79.5 656.6
管理学 139.9 1027.5 193.2 1381.7
合计 1036.2 7190.8 1337.2 9033.5
116.2002年的在校生中,工学学生所占的比例约是( )。
A.15% B.20% C.34% D.40%
117.2002年与2001年相比,毕业生增长率最大的学科是( )。
A.教育学 B.经济学 C.管理学 D.医学
118.2002年与2001年相比,在校生增长率超过20%的学科有( )。
A.3个 B.8个 C.10个 D.11个
119.如果数据中的在校生不包括毕业生,那么2002年高校共约招了( )。
A.50万人 B.184万人 C.318万人 D.472万人
120.2002年,非新生的在校生占在校生比例最大的学科是( )。
A.哲学 B.历史学 C.法学 D.经济学
二、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21~125题。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
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
地区 人均
GDP(元) 经济增
长率(%) 城镇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三个产业结构比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率(%) 进出口增
长率(%)
北京市 36613 10.5 13883 2.60:36.0:61.4 18.9 30.4
天津市 28574 14.5 10313 3.70:50.8:45.5 20.9 28.7
河北省 10513 11.6 7239 15.0:51.5:33.5 22.9 34.7
121.从上述材料中无法得知的是( )。
A.京津冀的产业联系不紧密 B.京津冀的城市布局不合理
C.京津冀的重复建设严重 D.京津冀的经济水平落差大
122.京津冀三个地区中,200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B.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
C.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 D.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123.如果天津市200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5000万元,且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2003年保持同比增长,则天津市在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 )。
A.6200万元 B.6800万元 C.7300万元 D.7900万元
124.就河北省而言,要想加快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河北省单方面无法做到的是( )。
A.尽快提高经济实力 B.合理形成各区域的职能分工
C.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 D.尽快发展壮大民间投资
125.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
A.15% B.22% C.64% D.102%
三、根据下列表格回答126~130题。
1993-2003年某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年 份 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993 108.7 108.7 102.0 115.8 104.9 106.8
1994 98.4 98.4 98.2 97.5 100.4 96.9
1995 107.6 107.6 97.8 113.3 109.5 106.2
1996 111.7 111.7 104.1 115.0 113.7 110.2
1997 107.6 107.6 106.1 108.2 107.8 106.1
1998 107.8 107.8 98.5 113.6 105.9 106.5
1999 105.2 105.2 107.0 101.9 110.4 103.9
2000 109.3 109.1 111.5 105.6 113.0 107.5
2001 111.1 110.9 108.3 110.4 115.2 109.3
2002 115.3 115.2 112.9 114.5 119.4 113.7
2003 113.2 113.5 101.8 118.6 118.3 111.9
说明:本题中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的数值与上一年数值的比乘以100。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的数值为m,第二年的数值为n,则第二年的指数为100×(n/m)。
126.假设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0亿,那么199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
A.179.1亿 B.207.6亿 C.215.2亿 D.223.4亿
127.与上一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
A.1994年 B.1996上 C.2002年 D.2003年
128.第三产业的指数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份有( )。
A.5个 B.7个 C.9个 D.11个
129.2003年与2001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
A.25.6% B.27.2% C.6.5% D.24.3%
130.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
A.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B.1995年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1994年高
C.1994年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D.1996年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四、根据下图回答131~135题。
2003年部分城市日照时数
131.北京的日照时数超过200小时的月份有( )。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132.哈尔滨日照最多和最低月份的日照时数的比值最接近( )。
A.2.5 B.3.0 C.3.2 D.3.8
133.在5月至7月的三个月中,日照时数之和最大的城市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拉萨
134.上海日照时数相差最大的两个月是( )。
A.1月和3月 B.2月和5月
C.2月和7月 D.10月和12月
135.针对上图日照数据,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拉萨日照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哈尔滨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
B.上海6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北京4月份的日照时数
C.上述四城市中,每月日照时数差别最小的是拉萨
D.10月份,各个城市的日照时数差别最小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B 【解析】题干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意思是,科普文章要靠作家写得好才能激起公众兴趣,而后面两句则讲到科学发展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从而促进文学的发展。这两者是互相激励作用的表现,故选B。A项和D项只反映了题干的一部分意思。C项中的“依赖”过于绝对。
2.A 【解析】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首先是D项,文章中只提到国家已经决定和“将”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显然培训还没有完全开始,因此不能使用肯定的语气;C项所表达的意思虽然正确,但是与题干不贴切,故不能选;B项虽然也是题干表达的内容,但其很显然只是一个因素而不是最终的结论。
3.C 【解析】从题干分析,题干的前两句是说明群众对于官员的监督是可能存在误区的,由此推导出(第三句和最后一句):只有把群众评议和上级评议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评议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由此可见,题干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怎样才能对官员形成有效的监督,故选C。A和B都只表达了前两句话的意思,不能选,D所表达的意思脱离了“对官员进行监督”这个主题,也不能选。
4.B 【解析】用排除法。选项A和D只是概括了题干前两句所表达的意思:结构游戏对于幼儿能力的开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题干问的是文章的主旨,所以不能选。而选项C只是从题干中得出的结论:结构游戏的作用→幼儿教师的参与才能发挥这种作用(题干)→幼儿教师要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结论),因此也不能选。因此只能选择与题干意思相近的B。
5.A 【解析】显然,题目要求寻找的是宾语“基本功训练的凭借”一词在题干中的主语。通过分析可知,B、C和D选项都只是题干中的宾语,不能用来说明同是宾语的“基本功训练的凭借”一词,题干的真正主语是“选进语文教材”的各类文章,因此选A。
6.B 【解析】选项A,题干中只说上海孩子的零花钱比北京和广州孩子的都低,但并没有说明北京和广州之间的高低,所以不能选;选项C也是同样的道理:题干中指出上海家庭的其他方面教育支出低于北京和广州,但北京和广州之间的高低也没明确表示;同样的道理D不能选;题干中说子女的总体费用方面,上海最低,自然也就低于广州,因此选B。
7.C 【解析】从题干第一句话可以得知,作者的观点是在批判“一种很流行的观点”的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可见作者的观点并不流行,因此不能选B和D;而作者的观点相对于“流行”的观点来说,虽然别具一格,比较新颖,但却不一定正确,所以不选A而选C。
8.B 【解析】这是一个考查材料谈论重点的题型。本题虽然谈到了“米开朗基罗笔下的人物”、“意大利”、“人体艺术”,但这些显然不是材料的谈论重点。而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明确指出了这段材料的谈论重点,即文艺复兴运动与现代体育的渊缘。
9.A 【解析】用排除法。B和D与题意无关,很容易就被排除;C项看起来是符合题意的,但是其表达的意思显然不能与“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相符,因此不能选;本题的意思是教导人们要看到生活中充满希望的一面,而不要太过在乎负面的影响,从而得到幸福,因此选A。
10.A 【解析】首句是中心句,后面只是以经济学上的概念来作比喻,进行论证。故选A。
11.C 【解析】A项题干第一句就指出,能源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缓解,供应紧张一说显然错误;B项题干中提供的数据,我国原油的消费可能突破3亿吨,而我国自己可以生产1.75亿吨左右,占了消费的一半以上,所以主要靠进口的说法错误;C项今年我国进口的石油要比去年增长30%,说明对进口的依赖性加大了,应该选;D项题干只是说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有所减少”,并没有指出会越来越少,故不选。
12.D 【解析】A、B很容易排除,C和D较难区分。但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看,第一句话实际上是论点也是主旨句,第二句话实际上是通过在理论上说明“法律需要普通人的制度化参与”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法律不能过于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这段话是针对“由专业人员担当法庭陪审员”来阐述的。所以,答案是D。这段话并没有谈“法律怎样才会得到有效遵守”的问题,所以,排除C。
13.C 【解析】给贫困工人们最低工资,从报酬上降低了工人们的生产力,让雇主认为报酬低的工人生产能力也低,而不愿意雇用他们,使得他们失业的情况更加严重。由此可见,应选C。
14.D 【解析】题干的着眼点是强调缆车的发明摧毁了人间天险,限制了人们的探求活动。A、B、C项都只指出缆车的优点,而忽略了它的弊端,因而不能选。
15.A 【解析】本段前后两句话在结构上是因果关系,即由于从历史角度看,世俗化后的儒家思想缺乏道德底线,所以,应当建立道德底线,A项正是主旨。
16.D 【解析】本题是要求对本段材料的基本内涵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判断材料的核心意义。从材料来看,员工之间相同的地方都是“正式的员工”,不同的地方是进单位时间早晚、与企业签订合同的长短。A项说身分有的是“编内职工”,有的是“非正式人员”,是有不同的。B项说没有差别是待遇,显然这点材料中没有提及,不能推出来,也就不能选。而且从常识也可以知道,不同性质的员工的工资必然是不同的,一个企业不可能都是一种性质的员工,当然这点是凭常识的推断,考试中不能依赖常识,只能从材料本身的内容去推理,本题的材料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含义,我们就不能自作主张。选项C是讲权利,材料根本就没有涉及,无从判断,也不能选。选项D与企业的关系,材料中已经讲到“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故选D。
17.D 【解析】从对联不难看出,它强调在“忙”的过程中要“偷闲”,在“苦”的过程中要“作乐”,即要将工作和娱乐结合起来,应选D。A项并不是这幅对联的落脚点,所以不选;B、C虽与题干有联系,但不如D贴切,所以也不选。
18.C 【解析】题干主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司法程序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影响,而对公民权利造成伤害,并且这种伤害缺少必要的保障和弥补机制。A只是造成执法侵权的原因,不能选;B、D则只是通过题干而推导出来的结论,并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能选。
19.C 【解析】本段话第一句是说“早餐吃冷饮伤害‘胃气’”,第二句是说为什么会伤害,第三句是说应该吃什么。可见,最后一句才是本段的中心,即夏天早餐究竟是应该吃冷饮还是热食。故选C。
20.B 【解析】从文意可以判断,是讲能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不宜搞“光彩工程”。A不能选,因为文意只是说在当前缺电的情况下,不能搞“光彩工程”,至于以后能源不紧张的时候,光彩工程是否有益,材料根本就没有涉及,大前提一定要搞清楚,所以A项是错误的。C、D两项所犯错误是相同的,因为上海的情况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