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B 【解析】题干中指出,高等院校在招收新老师时,除了具有博士学位的,还有少数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由此A项论述错误;C项在题干中没有反映,题干中说明,我国高等学校中只有对新老师有博士学位的要求,事实上,大多数老的教授并没有博士学位,所以D说法错误。
94.D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动物的价值并不能简单的判定,所以A、B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同时题中只强调保护濒临灭绝动物需要高额费用,并没有说支付这些费用是不可行的,故C项错误。
95.B 【解析】题中的75个婴儿在长大后偏侧性发生变化的只有5个,说明大部分人的偏侧性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B不能从正文中推导出来。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96.B 【解析】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97.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禁止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女工。”而选项B中女工已经年满17周岁,所以并没有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98.A 【解析】我国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公民属于未成年人,A项中被迫嫁人的女儿超过了18岁,不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范围。
99.D 【解析】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对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工作进行协助。
100.D 【解析】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的各部和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可以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参见宪法第89条)。
101.D 【解析】政府采购制度就是约束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以实现公共职能的制度。《政府采购法》的宗旨和功能,是以法律方式强制地为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的采购行为引入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灵魂和内在精神。
102.D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管理工作不仅要重视“关键的事情”,还要善于处理“一般的事情”,由此推断,最应重视的是不同事情之间的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103.A 【解析】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这就要求组织的领导者既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
104.B 【解析】税率过高会抵制消费,所以C错误。如果目前税率处在拉弗曲线的40%以下的某处,则提高税率,可增加税收;相反,如果目前税率处在拉弗曲线的40%以上的某处,则降低税率,可增加税收。所以A和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
105.C 【解析】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的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通货紧缩时则相反。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所以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本题选择C。
106.A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是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的原则,也是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划分应遵循的原则。
107.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在主体上的适用范围包括在中国从事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活动的中国法人和中国其他组织。
108.B 【解析】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刑法关于盗窃罪的概念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109.D 【解析】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副审计长公开表示,我国在今后将逐步推开绩效审计。
1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政府组织权。宪法规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其实本题还可以有另一个解题思路,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决定一些级别较低的领导人选,那么它无权决定的一定是被选答案中级别最高人员,即国务委员。
11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诉讼中的地域管辖中的专署管辖。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而房屋就属于不动产,因房屋引起的诉讼应由其所在地法院,即朝阳区法院管辖。
112.C 【解析】国务院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我国宪法赋予了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性行政工作的权限,负责划分各部委、各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职责,并实施监督,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113.C 【解析】法律生效有以下几种方式:(1)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2)法律本身规定具体生效的时间;(3)由另外的专门决定规定法律生效的时间;(4)规定法律颁布后的一定时间后生效。不管以何种方式,法律都要明确规定实施日期。法的效力的指向是未来而不是过去。
114.C 【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的法人分类: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中国摄影协会属于社会团体。
115.A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乡镇政权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是国家依法在农村建立的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116.C 【解析】所占的比例= ×100%= ×100%=34.15%。
117.A 【解析】教育学增长率=〔(79.8-52.6)÷52.6〕×100%=51.8%。经济学增长率=〔(65.9-57.3)÷57.3〕×100%=1.5%,管理学增长率=〔(193.2-139.9)÷139.9〕×100%=38.1%,医学=〔(79.5-62.6)÷62.6〕×100%=26.7%,故选A项。
118.B 【解析】本题计算方法同上题,但不必算出最终结果。
119.C 【解析】2001年在校生为7190.8千人,也就是一、二、三年级的总数,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到了2002年就成了毕业生,所以2001年三年级的学生有1337.2千人,一、二年级的学生就共有7190.8-1337.2=5853.6(千人),2001年一、二年级的学生到2002年就成为二、三年级的学生,而2002年在校生(即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总和)共9033.5千人,所以2002年的一年级生也就是新生人数为9033.5-5853.6=3179.9(千人),换算为万人,是318万人。
120.B 【解析】各学科2001年在校生除以2002年在校生,所得比值最大者即是答案。
121.A 【解析】从材料可知,京津冀的空间联系松散,而并没有说产业联系不紧密。所以选A。其他三项均可从材料中得知。
122.D 【解析】直接计算得结果:北京为37.9%,河北为61.9%,天津为36%。
123.C 【解析】2003年的投资额为5000×(1+20.9%),2004年的投资额为5000×(1+20.9%)(1+20.9%)=7308.4。
124.B 【解析】题干中指出,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乱,要强化各个区域的职能分工,必须要三个城市的共同合作。
125.C 【解析】设全国平均水平为X元,由于河北比全国低14.6%,那么就是(X-7239)÷X=14.6%,X=8476.58,同理求得结果为63.8%。
126.D 【解析】设96年的总值为X,那么由表格可以得出下列等式:X÷200=111.7,得出结论。
127.C 【解析】从表中说明可知,计算公式为: = -1,由图知,1994年: =96.9,计算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负增长,同理1996年增长10.2%,2002年增长13.7%,2003年增长11.9%。
128.C 【解析】由图可知,除了1993年和1998年外,第三产业的指数都高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29.B 【解析】设2003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X,2002年为Y,2001年为Z,那么 =111.9, =113.9,由此可知 =1.274,所需要计算的为 -1=0.27。
130.D 【解析】本题用排除法。A项设1995年总值为X,1994年为Y,1993年为Z,则 =107.6, =98.1,计算出 =1.076×0.981=1.056,说明X比Y大;同理可以得出B、C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D。
131.A 【解析】由图知,超过200个小时的月份有3,4,5,6,7,8,9,11八个月。
132.C 【解析】日照最多的月份是6月,大约320个小时,最少的是1月,大约100个小时,二者的比值是3.2。
133.B 【解析】北京日照时数之和约为780个小时,哈尔滨为820个小时,上海为515个小时,拉萨为705个小时。
134.C 【解析】一月和三月相差约100个小时,二月和五月相差约80个小时,二月和七月相差约160个小时,十月和十二月相差约100个小时。
135.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份是各个城市日照时数差别最小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