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辅导 - 正文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对应题型解读
来源:华图名师 2009-11-5 14:50:41 【字体:小 大】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关于申论考试的描述在内容上、表述上有重大修改,测查的能力目标也进一步细化、明朗化,其实申论考试大纲的变化只是形式,它不过是更系统、更完整地将此前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的各类题型加以明朗化、作了一个完整的归纳而已,下文中华图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专家郑岳峰老师就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申论考查能力目标与对应的考试题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界定一个共同的前提,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驾驭利用始终是申论的本质和基础,以此来考察一种逻辑思维潜能,而文字表达能力则是一种手段,以使考生能够用准确流畅的文字形式将他对材料的理解和发挥进行清晰的表达。尽管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分类分卷,且考试大纲中表述也各有侧重,但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两者共同强调的。

    对照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原文,郑老师来做一个解析,看看考试大纲中考察的能力目标与此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已经考过的2+X题型会有怎样的对应关系?(以下双引号内的部分为大纲原文)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总体上这样阐述: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以下简称综管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以下简称行执类)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先看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申论考试要求: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这意味着,在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申论考试中概述题侧重考察的是单一式概括:概括理由原因、概括影响作用、概括对策做法等,即所谓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尤其注重概括主要问题,需要考生揭示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重在准确性和踩点的全面性。代表性题型: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一、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在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近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这种能力目标对应侧重考察观点评论、对策判断分析、现象评论等X题型,测查一种综合性、立体性的分析能力。代表性题型: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二、2.“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三、1.“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3、(2)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它所对应考察的正是策论文章:所谓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即指出该问题存在的不足及其该问题的正面宏观意义等,需要高度重视、加以解决,然后提出对策方案,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其策论文章,一般需要通过材料中的具体问题,把握一个宏观深入的角度切入,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需要从产业结构升级和粮食生产两个具体问题之上把握一个更宏观的视野,即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问题,强调文章中社会问题切入的宏观性、全局性,文章中的对策既要充分利用材料,从而确保针对性、具体性,又不能单纯拘泥于材料,需要对材料加以提炼、升华和拓展,体现出一定的全局高度和思想深度,正如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所说,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提出方案措施,这种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可以理解为郑老师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总结出的关于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改革的六大理论角度。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公务员考试申论并非是单纯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考试,文字表达与写作只是手段,通过它,我们将对材料的理解、提炼及在此基础上自己的看法、思想表达出来,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的语言表达风格体现着的是公共权力运作的基本原理,严谨、清晰、简明、流畅,而不是花里胡哨,没有必要在语言上刻意追求华美与修饰,只需“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国家选拨的是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人才,而不是文人骚客;二是“说明”、“陈述”二词,可以理解为对材料意思的展现和对材料基础地位的尊重,“议论”与“思想观点”,则意味着对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的文章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带着你的思想评判材料、驾驭材料,强调表达上可以适当生发和议论、并揉进自己一定的思想和经验。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