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辅导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开征汽车排污费标准表述

来源:2exam.com 2012-10-10 18:25:46

 【背景链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透露,有关方面正在酝酿对汽车征收排污费,目前处于论证阶段。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开征汽车排污费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随着这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尾气越来越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中公教育(微博)专家认为,为了控制汽车的使用强度,有必要提高汽车的使用成本,这或许是有关部门讨论开征汽车排污费的背景。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一项政策的出台,有其客观的政策目标;但这个目标是否与其他更为重要的目标发生冲突,则需要深入分析。而避免公共政策走偏的最优路径,就是把公共政策付诸公共讨论。从多方面而言,开征汽车排污费未必是最优的办法,这个政策似乎还需要谨慎地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中公教育版权

  第一,征收汽车排污费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当前很大一部分汽车,是以公车以及企业用车的形式存在的。征收汽车排污费对个人使用汽车的行为会有影响,但恐怕对企业用车影响不大,企业正常经营需要用车,对车使用成本的弹性要明显小于个人;更重要的是,汽车排污费恐怕对公车更不会有约束力。在“三公”经费公开仍然不够具体的情况下,征收汽车排污费恐怕很难控制公车的使用。中公教育版权

  第二,这项政策对扩大消费带来的影响还需要研究。“十二五”规划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当前个人拥有汽车,大都是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个群体是中国未来扩大消费的主体。开征汽车排污费,无疑在当前居高不下的油价上再度增加车主的用车支出,抑制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潜力释放。因此,这里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同时兼顾“控制汽车使用强度”与“扩大消费”两个政策目标,尤其防止两个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

  第三,假设汽车排污费的征收与扩大消费之间不存在冲突,那么还需要考虑的是社会的接受度。换言之,这个费用的开征,是否需要经过社会大多数人的同意。不少专家提出,把汽车排污费打入汽油价格中,如此一来,油价将再度上调。不出意料,社会反对之声恐怕不会少。中公教育版权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减排是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政策目标,无疑需要达到;扩大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无疑也需要实现;社会公平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无疑需要保障。从这三个约束条件出发,汽车排污费未必是最优办法。

  但是事实上,由于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矛盾,大多是结构性矛盾。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控制城市汽车使用量,用“减法”可能比用“加法”好:

  加法就是开征汽车排污费。

  减法,核心就是大幅减少各种名号的公车,全面推进车改。如果这一招能真正推进,加上环保税等开征,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将会大大好转。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哈尔滨高价招聘环卫工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成都限行区域逾40条公交支线实行免费乘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比萨店让食客随心情付钱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华山捅人案:被砍游客提质疑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黄金周各地景区游客爆棚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郑州黄河大桥明起永久免费通行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铁总里程将达1.8万公里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亚景区3公里海滩留50吨垃圾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申论考试中文章写作题辅导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城市建设浪费热点分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高级技工短缺热点分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京东苏宁国美电商大战热点分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案例突发公共事件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写作例文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