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所简介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http://www.iet.cas.cn)为中国科学院直属战略高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及与之相关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其前身系三元流动理论创始人吴仲华先生1956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1980年正式建所。
研究所定位为:围绕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着力突破IGCC/联产、循环流化床、轻型动力、分布式功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核心技术,创建并实现先进能源动力系统,为国家能源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才。
在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期间,研究所将聚焦于IGCC/联产系统及关键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先进轻型动力技术的重点突破,并在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新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风能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大规模空气储能技术五个方向上开展前沿研究。
因科研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岗位(见附表)人员,诚挚期盼广大海内外科技工作者加入,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研究所,创造辉煌未来。
二、应聘方式
1、电子版简历请发至zhaopin@iet.cn(请在邮件主题及附件名称标注:岗位序号-岗位名称-姓名-毕业院校-专业-拟获得学位-高校人才网);
2、联系电话:010-82543138
3、简历接收截止日期:2015年11月10日
三、岗位需求
序号
岗位名称
岗位类别
岗位需求数
岗位职责
专业方向
其他要求
1
风电叶片实验技术研究
职工/科技
1
风力机外场气动测试;翼型风洞试验的动静态测量;动态测试平台的搭建
力学
博士;应届毕业生;发表两篇以上SCI论文
2
风能供热技术研究
职工/科技
1
风能制热、供暖、储热技术研究
工程热物理
博士;应届毕业生;发表两篇以上SCI论文
3
风电叶片空气动力学研究
职工/科技
2
风电叶片表面流动控制研究;气动附件特性研究;先进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
工程热物理
博士;应届毕业生;发表两篇以上SCI论文
4
风电叶片设计
职工/科技
1
大MW风电叶片气动、结构设计;风电叶片的设计及开发
工程热物理
博士;应届毕业生;发表两篇以上SCI论文
5
风电叶片气动弹性力学研究
职工/科技
1
风电叶片气动弹性力学研究
力学
博士;应届毕业生;发表两篇以上SCI论文
6
风电叶片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研究
职工/科技
1
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力学、非线性结构力学研究
复合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工程
博士;应届毕业生;发表两篇以上SCI论文;具备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或试验测试科研经验
7
大型风电叶片检测技术研究
职工/支撑
3
风电叶片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研究
复合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工程
本科及以上;从事过结构测试,具有电工与机械操作技术,三年以上工作时间
8
叶轮机械三维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职工/科技
1
1、叶轮机械三维数值计算程序编制2、跨音流动先进数值算法开发3、LES及DES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动力机械及工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博士,应届毕业生;35周岁以下;具备叶轮机械三维数值计算软件编写的能力;数值算法开发的能力;LES及DES方法应用及发展的能力
9
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与分析
职工/博士后
2
1、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2、发动机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与试验3、高速叶轮机械强度分析
航空发动机结构力学、转子动力学
博士;4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5周岁;具备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能力;发动机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及测试能力;高速叶轮机械强度分析能力
10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发
职工/博士后
1
1、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2、发动机试车
航空发动机或燃气轮机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4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5周岁;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具备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能力、软硬件编程能力
11
航空发动机附件系统研发
职工/博士后
1
航空发动机成附件设计研发、发动机试车调试
航空发动机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4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5周岁;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具备航空发动机成附件设计研发能力、CAD/CAE造型设计能力
12
航空发动机气动总体设计
职工/博士后
2
航空发动机气动总体设计、发动机整机测试
航空发动机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4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5周岁;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具备航空发动机气动总体设计能力、相关软件编程能力
13
航空发动机涡轮气动设计与研究
职工/博士后
2
1、涡轮气动优化设计2、涡轮流场数值分析3、涡轮气膜冷却及内部冷却机理研究4、涡轮试验平台建设及传热特性试验
飞行器动力工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传热学
博士;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0周岁;具备涡轮气动设计能力、叶轮机械流场数值分析能力、涡轮试验测试能力、轮冷却结构设计与分析能力
14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气动设计与研究
职工/博士后
1
1、压气机气动设计及流场数值分析2、压气机试验平台建设与试验3、压气机流动控制机理研究
飞行器动力工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
博士;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0周岁;具备压气机设计能力、叶轮机械流场数值分析能力、压气机试验测试能力
15
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
职工(支撑)
3
1、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2、压气机转子与叶栅试验3、涡轮转子与叶栅试验4、燃烧室试验
飞行器动力工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燃烧学
硕士及以上;4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5周岁;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至少从事过一项航空发动机相关试验(整机、压气机、涡轮或燃烧室);能够熟练使用PIV、热线风速仪和纹影仪等设备;熟悉压力/温度测控系统与技术
16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
职工/博士后
1
1、燃烧室设计与数值分析2、燃烧室试验与机理研究
燃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
博士;4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5周岁;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具备环形燃烧室设计能力、燃烧反应机理分析能力、燃烧室试验测试能力
17
千人/百人计划(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研究)
职工
2
开展煤、生物质(包括废弃物)等含碳能源热解、气化、制氢、制SNG、二氧化碳捕集的研究与技术开发
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符合千人/百人计划要求;博士;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18
气化装置调试与试验
职工(支撑)
4
组织实施气化炉调试与试验运行,发现、解决气化中试系统中工艺及装置问题,获得试验和测试数据
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19
仪表与控制
职工
(支撑)
4
开发、维护气化和燃气轮机试验设施及相关工程的仪表、控制和测量系统;开发燃气轮机和气化炉的控制系统
测量技术、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控制科学与工程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20
气化工艺/设备研发
职工/博士后
4
气化的工艺研究,装置的设计,关键设备研发;主动创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21
气固流动研究
职工/博士后
4
气化炉和煤粉燃烧相关的气固流动实验研究、模拟及测试,包括气力输送、流态化及非流态化气固流动
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从事过流化床、气流床设计、实验研究者优先;能出差;
22
固体燃料清洁转化技术研究
职工/博士后
4
开展煤、生物质(包括废弃物)等含碳能源热解、气化、制氢、制SNG、二氧化碳捕集的研究与技术开发
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能出差;
23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职工/博士后
1
1、煤热解、燃烧、气化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2、研究煤热解、燃烧、气化的化学反应模型及关键反应的动力学参数;3、确定煤气化CFD模拟所需要的煤、挥发分、焦油、焦炭、灰的主要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
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熟练使用CHEMKIN;FLUENT者优先;能出差;
24
燃气轮机压气机设计研发
职工/博士后
3
压气机内部流动研究、气动设计及数值分析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25
燃气轮机压气机试验系统研建和试验研究
职工
6
研建燃气轮机压气机试验系统;维护及升级现有相关试验系统;研发燃气轮机相关试验设备;设计、加工试制试验件和样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26
燃气轮机压气机气动热力分析
职工/博士后
2
压气机气动热力计算分析、流动模拟分析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27
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研发
职工/博士后
2
燃烧室方案设计、气动热力设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28
燃气轮机燃烧室试验系统研建和试验研究
职工/博士后
4
研建燃气轮机燃烧室试验系统;维护及升级现有相关试验系统;研发燃气轮机相关试验设备;设计、加工试制试验件和样机;进行试验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29
燃气轮机燃烧室气动热力分析
职工/博士后
2
燃烧室气动热力计算分析;燃烧室相关燃烧、流动模拟分析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30
燃气轮机透平设计研发
职工/博士后
2
透平内部流动研究、气动设计及数值分析,透平冷却分析及优化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31
燃气轮机透平试验系统研建和试验研究
职工/博士后
6
研建燃气轮机透平试验系统;研发燃气轮机透平相关试验设备;设计、加工试制试验件和样机;进行试验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32
燃气轮机透平气动热力分析
职工/博士后
2
透平气动热力计算分析;透平相关传热、流动模拟分析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33
燃气轮机结构设计与分析
职工/博士后
6
燃气轮机结构设计;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部件强度分析与校核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相关专业,力学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能出差;
34
电气工程师
职工(支撑)
2
1、高、中、低压变配电系统和变配电所日常维护;2、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及时、迅速解决常见故障,并能够分析故障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生;3、根据电气设备操作手册编写、更新和维护仪电方面的标准操作程序;4、维修记录、数据整理、跟踪和归档;5、年度维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电气设备运行和维护
3年以上的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经验及仪器仪表的维修经验;必须持有相关资格和有效证书;能阅读电气图纸并能根据图纸安装电器或设备;熟悉国家电力系统安全政策、法律和法规
35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研发
职工/博士后
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研发;循环流化床燃烧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循环流化床冷热态试验研究
热能工程
硕士及以上;英语6级,具有燃烧技术研发背景
36
高效低污染煤粉燃烧技术开发
职工
1
高效低污染煤粉燃烧技术研究;高效低污染煤粉燃烧技术试验装置及工业装置的设计;高效低污染煤粉燃烧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具备燃烧与火焰的相关研究经验,熟悉煤粉燃烧技术;精通现有煤粉燃烧技术,精通燃烧器设计原理与工程应用;燃烧学、热力学等理论基础扎实,英语六级;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强,能适应出差
37
多相流过程数值计算
职工
1
气固流动过程CFD-TMF双流模拟;气固流动过程DEM-CFD耦合计算;固体颗粒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大型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CPFD模拟
工程热物理
博士;有DEM计算基础优先,英语要求能够在国际会议进行交流和报告,能够独立进行英文文章写作;熟练掌握C++、Fortran、Matlab;发表过英文SCI期刊文章3篇以上
38
循环流化床常压煤气化技术研发
职工/博士后
1
循环流化床常压煤气化中试试验研究,关键部件试验研究,工程化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
化学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硕士及以上(硕士要求非应届,博士不限);40岁以下,可适应出差;具有不同原料的熔融技术研发经验者优先;具有煤气化技术背景、工程实践、熟练掌握AutoCAD
39
循环流化床加压气化技术研发
职工/博士后
1
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中试试验研究,系统优化,工程化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
化学工程/热能工程/
硕士及以上;40岁以下,可适应出差;有设计院工作经验者优先;具有3年以上煤气化技术研发经历、工程实践经验
40
循环流化床热解燃烧技术研发
职工/博士后
1
循环流化床热解与燃烧技术研发;循环流化床热解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循环流化床冷热态试验研究
化学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硕士及以上;40岁以下,可适应出差;英语6级,具有热解或燃烧技术研发背景
41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博士后
1
量子化学计算;负责宽范围条件下基元反应的势能面和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物理化学
博士,英语六级,有英文期刊论文发表和燃烧计算相关经验者优先
42
催化燃烧
职工
1
高性能催化剂制备;循环流化床污染物催化脱除工艺开发与应用
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
博士;35岁以下,发表过SCI文章8篇以上;有博士后经验者优先,具有CVD实验和模拟基础者优先;英语六级
43
循环流化床试验研究
职工(支撑)
1
参与循环流化床冷热态试验研究,参加试验平台建设及调试
化学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硕士;具有参与大型试验研究的经历;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熟悉机械或机电设备,动手能力强,熟练掌握AutoCAD;
44
试验技术支撑
职工(支撑)
1
试验设施及试验场所的维护与管理,辅助试验研究的开展,参加试验平台建设及调试
机械/热能/动力/机电等相关专业
学士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北京生源;动手能力强,熟练掌握AutoCAD二维和三维制图;责任心强,能适应出差
45
分布式能源
职工
1
工程热物理及相关专业
35岁以下;有分布式能源领域研究经验
46
太阳能热利用
职工
2
工程热物理及相关专业
35岁以下;有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研究经验
47
廊坊基地分布式能源实验室主管
职工(支撑)
1
负责廊坊基地分布式能源实验室的管理
工程热物理及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40岁以下,可常驻廊坊
48
新型储能系统研发(千人/青年千人/百人计划)
职工
1
开展新型大规模储能系统研究工作,完成系统设计及实验平台建设,研究提高系统效率及实用性的方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四年以上工作经验;50岁以下,部分条件优异者可放宽至55岁;熟悉各种类型储能系统,具有丰富的热力系统设计经验,满足国家青年千人或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标准。
49
叶轮机械研发设计(千人/青年千人/百人计划)
职工
1
研发设计高性能叶轮机械;开展压缩机、膨胀机系统的研发设计工作;开展系统的性能分析工作;对已有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提升系统整体效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四年以上工作经验;50岁以下,部分条件优异者可放宽至55岁;熟悉叶轮机械设计原理,具有丰富的研发设计和试验经验;熟练使用设计软件及数值模拟软件,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满足国家千人计划或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标准。
50
蓄冷蓄热研发(千人/青年千人/百人计划)
职工
1
开展新型蓄冷、蓄热技术的研发工作;进行蓄冷蓄热材料、装置及系统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蓄冷、蓄热实验平台设计及建设工作。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四年以上工作经验;50岁以下,部分条件优异者可放宽至55岁;具有一定的换热及蓄冷蓄热系统研发经验,熟悉传热学机理,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千人计划或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标准。
51
叶轮机械研发设计
职工
2
开展膨胀机、压缩机系统的研发设计工作;开展实验平台的工程设计及建设工作;开展系统的节能增效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两年以上工作经验;45周岁以下;具有一定的叶轮机械研发设计经验,具有一定的数值模拟和系统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经验,具有独立承担课题经验。
52
储能系统总体研发
职工/博士后
2
储能系统总体设计及分析;研究开发新型储能系统;开展系统的数值模拟;负责系统实验平台建设、调试;负责储能系统工程的方案设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两年以上工作经验;45周岁以下;具有一定的热力系统设计经验,熟练掌握能源动力系统仿真模拟技术,具有扎实的热力学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系统实验经验。
53
蓄冷蓄热研发
职工
2
蓄冷、蓄热技术研发;传/蓄热材料热性能测试与分析;新型高效传/蓄热装置的研发及试验;流动及传热性能测试、分析与数值模拟;大规模储热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两年工作经验;45岁以下;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实验研究经验,动手能力强;熟练掌握三维建模和CFD仿真软件,具有较强的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能力。
54
储能系统总体研发
职工
3
储能系统总体设计及性能分析;储能系统数值模拟;储能系统试验平台建设、调试;储能系统工程方案设计;储能系统成套设计;储能、电力系统耦合技术研究;新型储能与节能系统开拓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应届毕业生;35岁以下;具有扎实的热力学理论基础,至少掌握一种能源动力系统模拟软件或能自主编程。
55
涡轮研发设计
职工/博士后
3
向心、轴流涡轮设计及优化;涡轮性能计算及分析;涡轮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应届博士毕业生;35岁以下;熟悉向心、轴流涡轮工作原理、设计理论及方法,能熟练使用CFD商业软件或编程进行涡轮气动设计、强度计算分析等。
56
涡轮实验与测试
职工/博士后
3
向心或轴流涡轮系统实验与测试;涡轮实验平台建设及测试方案设计;涡轮部件及系统试验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硕士及以上;应届毕业生;35岁以下;熟悉向心、轴流式涡轮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实验平台建设及实验测试经验。
57
压缩机研发设计
职工/博士后
3
离心压缩机系统设计开发;离心压缩机气动设计、工作过程和系统性能分析、压缩机技能技术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应届毕业生;35岁以下;具备离心压缩机设计经验,能熟练使用CFD商业软件进行气动特性分析,熟悉压缩系统主机和附件配置
58
压缩机实验与测试
职工/博士后
3
离心压缩机系统实验与测试;压缩机系统实验研究及性能分析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硕士及以上;应届毕业生;35岁以下;具备压缩机系统实验经验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压缩机测试系统设计及搭建能力
59
储能系统电气设计
职工
2
大规模储能系统电气系统设计、调试;大规模储能电站电气系统研发设计,储能电站与电网、微网系统的联合运行;
电气工程或控制工程
硕士及以上;应届毕业生;35岁以下;具备工程热物理学科背景,有常规电厂或可再生能源电厂电气系统方面的项目经历,熟悉发电、输电系统工艺和计算。
60
油气输运工程师
职工
2
天然气门站系统设计及优化;组织天然气储存及输运系统的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协助系统其它部件的管理人员开展相应的系统平台搭建及运行管理工作。
油气输运及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应届毕业生;35岁以下;有较强的油气集输专业知识基础,熟悉天然气输送存储的相关标准和准则;具有天然气储运行业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可独立完成天然气门站设备检修;掌握CAD绘图软件,熟悉应力分析等专业设计软件;具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强,对突发事件有应变与处理能力;可适应长期国内出差。
61
船舶电站自动化工程师
职工
2
微型电站自动控制系统软硬件组态;微型电站电气试验和仿真。
轮机专业、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应届毕业生;35岁以下;熟悉船舶电站的工作原理;能熟练使用西门子S7系列PLC,并掌握一种组态软件;掌握船舶电站并网、保护,以及有功无功的调节方式;能用matlab对船舶电站进行仿真研究。
62
蓄冷蓄热实验与测试
职工/博士后
3
蓄冷、蓄热技术的实验研究;传/蓄热材料热性能测试与分析;新型高效传/蓄热装置的研发及试验;流动及传热性能测试与分析;大规模储热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及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应届毕业生;35岁以下;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实验研究经验,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的蓄冷蓄热实验平台设计及搭建能力。
63
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耦合研究
博士后
2
研究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的耦合技术;开展储能系统数值与实验研究;储能系统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联合运行模式与控制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35岁以下;具有扎实的热力学理论基础,至少掌握一种能源动力系统模拟软件或能自主编程,精通电力系统控制原理。
64
高性能散热系统电光热集成技术研发
职工
1
1)利用微槽群、微通道、热管等散热技术进行电光热集成技术研发;2)LED照明节能改造项目光热设计;3)参与中科院重大课题、企业合作项目的管理与验收等工作。
工程热物理及物理电子学等相关专业
硕士及以上;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能熟练使用TracePro、DIALux、ANSYS等光热计算设计软件;能熟练使用ProE和AutoCAD等机械绘图软件;英语达到大学六级水平;有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或企业委托研发项目经历者优先;已获授权的相关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优先。
65
微尺度相变传热研究与热管理系统研发
职工
1
1)电力/电子设备热管理系统的研发;2)高效率余热利用系统的研发;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大课题及企业合作等项目
工程热物理及相关专业
博士;具有相变传热强化研究科研经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重要科研论文,有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或企业委托研发项目经历者优先。
66
千人/百人计划(工业燃气轮机设计)
职工
3
燃气轮机部件设计;负责开展燃气轮机压气机、燃烧室、透平的设计与研究
燃气轮机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符合千人/百人计划要求;博士;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67
工业燃气轮机压气机设计研发
职工
3
压气机气动热力计算分析、流动模拟分析、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压气机内部流动研究及数值分析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68
工业燃气轮机压气机试验系统研建和试验研究
职工
1
工业燃气轮机压气机试验系统研究;设计加工试制试验件和样机;进行试验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69
工业燃气轮机燃烧室结构设计研发
职工
1
工业燃气轮机燃烧室结构优化设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70
工业燃气轮机透平试验系统研建和试验研究
职工/博士后
1
工业燃气轮机透平试验系统研究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71
工业燃气轮机结构设计与分析
职工/博士后
2
工业燃气轮机结构设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相关专业,力学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