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面试辅导 - 正文

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没营养的表扬是帮倒忙

来源:2exam.com 2014-2-5 23:32:04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天津调研考察,在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听取情况时,李克强三次打断企业负责人,追问“有哪些政策可以调整”。他说:“不要光表扬政府,要承认,我们的行政审批和发达国家比做得不够好。这些问题一定要改进,要适应企业的发展。”(中新社12月29日)

  负责人爱说表扬话,也许是因为过去遇到了太多爱听表扬话的领导;这一次表扬的话被三次打断,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头脑清醒、不爱听表扬的领导。能大声地反驳别人的不同观点,是一种美德;能不客气地打断别人的表扬,更需要勇气,更是一种至上的美德。无疑,弥漫的阿谀奉承和赞美诗是一种话语腐败,消除这种舌尖上的腐败,需要敢说真话,敢于批评的下属,更需要听得进真话、听得进批评的领导。

  一直以来,舆论场中流行着一种论调,认为“替政府说话”、“说表扬政府的话”才是帮政府。持这种论调的人,不仅自己从来只说表扬政府、表扬领导、赞美体制的话,还坚持凡是政府做的都是正确的,凡是领导说的话都要拥戴。与之对应的是,认为批评政府的声音都是坏声音,尖锐批评政府的人都是坏人,是“西奴”和“汉奸”。更有极端和偏执者,听到别人批评政府和国家就会跳起脚来骂人,愤怒地让批评者“赶快去美国”。

  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观点,以赞美和批评来区分敌我,太天真幼稚。多少人在阿谀奉承中醉生梦死,多少人倒在了赞美表扬的温柔乡中,多少人毁在了周围一片歌颂的欺骗和迷惑中,多少问题潜伏在那些没有任何价值的歌功颂德中。实际上,那些没营养的表扬不仅没帮到忙,而是在帮倒忙,是在误国误民。不要小看那种骂声,很多时候,批评声,不同意见,恰恰是在大帮忙。

那些习惯为政府唱颂歌的人理直气壮地认为,网上那么多批评政府的声音,我们当然应该去表扬政府,用表扬的声音中和批评的观点,以形成舆论平衡。但不是有人赞美,就能“中和”掉那些批评的声音。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舆论场中不是缺少“表扬政府”的声音,而是这种声音缺乏公信力,难以得到众人的认同。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此话虽有点儿偏激,却值得反思。如果只是一边倒的赞美,却没有批评的自觉,听不见不同意见,视批评如洪水猛兽,那么,“赞美”也将因为缺乏批评而变得苍白无力。

  不要惧怕骂声,不要不敢骂,小骂倒能大帮忙。当然,我说的骂并不是无原则、非理性、泼妇似的谩骂,而是一种面对问题、理性批评的态度。称之为“小骂”,并不是给“骂声”分等级,不是排斥“大骂”,而是与网上那种不分青红皂白、毫不讲理的谩骂划清界限,也是与那种既不客观、又无善意、为骂而骂的恶骂保持距离。小骂,不是为了帮忙,而是面对事实承认问题,致力于解决问题,客观上当然能起到“帮忙”的效果。

  就像李克强说的那样:要承认,我们的行政审批和发达国家比做得不够好。这些问题一定要改进,要适应企业的发展。这种批评,并没有讳疾忌医,并没有那种“中国的就是好的”、“外国的就是坏的”的傲娇感,而是直面实际存在的问题。中国30多年的改革之路,正是问题倒逼的结果。面对问题,第一能体现客观,实事求是;第二能表现坦诚,这种坦诚面对问题和批评的态度,是对民情民意的尊重;第三能体现自信,自信问题不会掩盖成绩。一些领导听不进不同意见,闻批评色变,听骂声就要跨省追捕,恰恰是极端不自信的表现。政府坦然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这种面对现实的诚恳反而能赢得理解,一味自夸逞强反而招致舆论反感。

  勇于批评,容纳骂声,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也是凝聚共识和打通两个对立的舆论场。两个舆论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场上,一片赞美声;一是在网络媒体的舆论场上,充满着非理性的谩骂声。打通两个舆论场,就是要告别赞美与批评的对抗,用理性的“骂声”去寻求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也提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成绩无与伦比,但问题也高度集中——看到成绩,面对问题,这应该是我们基本的共鸣点。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