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题角度更加灵活,更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申论考试在问题的设计上更加灵活多变。如:
2003年秋季申论考试的题目要求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分析论证问题两个步骤;
2006年秋季申论考试又出现了新的要求,即以政府地方官员的身份写一篇电视讲话稿;
2007年春季申论考试则是要求辨析责任与能力的关系;
2008年春季申论考试要求为两种观点找依据,并且论述题要求围绕三个关键词进行论述;
2008年秋季申论考试要求以某乡的安全生产负责人的身份,提出相关问题的措施。
从这些题目要求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申论考试在坚持考查能力素质的思想指导下,出题角度更加灵活,更加注重针对性,更趋于公务员的实际工作。除了讲话稿这种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公文文种外,申论考试还可能会考查其他公文文种的写作能力。
(三)背景资料的字数增多
2004年以前的申论背景资料的字数还局限在2500~3000字,但2005年~2006年的材料字数远超过这个数目,达3400~4000字之多,近几年申论材料的字数高达5000~6000字,这就要求应试者更加注意对概括理解能力的训练。
(四)试题的题型、题量和结构在不断改变
“申论要求”涉及三个方面: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对主要问题提出见解,提出对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对见解、方案进行论证。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一般是通过三个题目来体现的。但题目数量允许有灵活性,可以是三个题,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题。题目的样式也不会一成不变,可能要求概括材料主要内容,也可能要求概括主要问题,也可能在不同层面上对解决什么问题或怎样解决问题提出不同要求。虽然申论要求从形式上来看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讲,其测查点都离不开阅读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可谓“万变不离其宗”。三、申论的命题趋势
总结历年来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测试的情况可以看出,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的命题形式以及基本思路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但是2006年秋季申论考试在命题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以地方官员的身份写一篇电视讲话稿的形式。并且近几年来在材料字数和出题角度上都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由此可见,申论考试命题内容、命题方向及命题形式正逐渐产生变化,申论考试的命题专家正在探索申论模式的新突破,这也给今年申论考试的趋势预测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分析历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的情况仍可得出以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