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2014面试热点:如何看待学霸自缢 |
来源:2exam.com 2014-5-23 20:02:30 |
一则关于研究生自杀的新闻让人感到惋惜。
据悉,自杀者名叫蔡洁挺,是中山大学历史系
研究生,曾因成绩优异而被保送读研,是班上
的“学术帝”。他在同学眼里一直活泼乐观,
谁也没想到4月16日21时许他在寝室自缢身亡。
对于想不开的原因,他在遗书中写了两点:一
是因论文无法按时提交会导致延期毕业,二是
找不到工作。在遗书最后,他还用大字连写了
两遍“痛苦啊”。(5月4日《新京报》)
据悉,中山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因论文和就
业压力在寝室自缢身亡。
任何自杀事件都离不开外因、内因两大因
素。不少人认为,蔡洁挺轻生,折射了当前就
业形势紧张、一些毕业生自我期望值太高、高
校某些冷门专业未能适应市场需求等现状,这
当然没错。京佳教育陆翔宇老师认为,不过细
读报道可发现,另一内在因素才是致命的:这
名保送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太过强烈,以致到
了一碰即碎的地步。
当实习期间搜集的论文资料不足、无法如
期提交论文时,有同学提示蔡洁挺给论文“注
水”可轻易过关,他断然拒绝;他选课从来不看
哪门课容易拿学分,而是选择他喜欢的课,哪
怕课程难、老师严格,他也不在乎;评奖学金时
班干部拿加分表给他填,他看都不看一眼,称
“没必要”。按理说,这种严以律己、迎难而
上、敢啃“硬骨头”的学习精神,是非常宝贵
的,问题就出在自尊心刚脆有余而韧性不足。
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论文,他却陷入“深
深的懊悔和自怨自艾中”,甚至觉得“无颜以
对”,这简直成了庸人自扰。
自尊心就如人体骨骼中的钙,人无自尊便
无羞耻感,会得“软骨病”,无法坚强自立。
有自尊,才能激发自己发愤图强,不断进取,
做到自重、自爱、与侮辱自己人格的现象做斗
争。可世上任何事都得有个度,物极必反。自
尊心过强、脸皮薄到一阵微风吹过也会发痒发
痛的人,就变成了一跌即碎的“瓷娃娃”。
而在蔡洁挺的身上,过度的自尊更是直接
衍生出过度的好胜,勾走了他宝贵的生命。这
当然与他好强的个性有关,应该也与他一帆风
顺的学习经历有关。假如他在十几年的学习生
涯中,曾多次遭受较大的挫折打击;假如他饱受
生活的苦难而变得心胸宽广、豁达大度,学会
宽容别人也谅解自己;假如他面对现实能给梦想
打个折,克服攀比和虚荣心理,则可肯定的是
,教室里那个孜孜以求的身影,绝不会化作坠
落天际的流星。
河北华图认为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过于顺
畅的人生其实是很危险的。经受一些挫折和失
败,实如接种疫苗,避免一病即倒。笑看人生
的波折,是一种积极态度,更是一种处世哲理
。不断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启示我们,适度地
经受苦难教育和挫折教育,应成为学校的一门
“选修课”。在高校毕业季来临之际,这样的
“预防针”尤显重要。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