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起共建,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科教机构;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西南角,主要开展原始创新研究(信息与电子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健康科学与技术、交叉前沿与先进制造技术等)、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人才培养。
根据我院发展需要,设立以下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面向院内、外公开招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一、招聘岗位
(一)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名
岗位等级
数量
主要工作内容
研究员四级
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纳米结构的可控构筑;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集成应用研究。
(二)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7名
岗位等级
数量量
主要工作内容
高级工程师
1
负责应用服务系统软件架构设计与应用的开发;负责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负责系统及软件设计文档的编写。负责网络及广电等大型应用服务系统软件架构设计与新媒体应用的开发;负责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应用开发;负责科技项目和系统及软件设计文档的编写;参与项目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讨论。
副研究员
1
原子分子物理学、超快光谱学等相关实验,超高真空技术或真空中离子电子光子成像,操作超快激光实验平台。
副研究员
1
原子分子物理学、超快光谱学等相关理论计算,非线性光谱计算,量子动力学建模与半经典理论及数值计算。
副研究员
1
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
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研究。
副研究员
1
CO2或合成气转化制化学品中非均相催化剂的设计、评价和改进研究;
完成催化剂的放大和相关评价;
争取国内外的经费支持,探索学科领域前沿。
副研究员
1
光电解水过程的高效催化电极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完成光电材料的评价及工程放大;
争取国内外的经费支持,探索学科领域前沿。
副研究员
1
CO2利用的基础应用研究;
CO2利用的示范评价;
争取国内外的经费支持,探索学科领域前沿。
二、任职条件
岗位等级
基本任职条件
研究员四级
(1)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和较深厚的研究工作积累,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为国家、院重要科技项目或等效项目中子课题的负责人并完成项目;
(2)在副研究员岗位聘用期间或近五年以来,取得如下成果之一:
①以第一申请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及以上;
②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前3名)及以上;
③在本学科领域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3篇(含)以上;
④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单篇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达到5(含)以上5篇;
⑤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累计发表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达到30,并被同行认可和正面引用;
(3)具有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和经历;
(4)具有独立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5)任副研究员岗位满5年;
(6)1991年(含)以后参加工作的,应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7)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可直接聘为研究员四级。
副研究员一级
(1)主持并完成2项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等效项目;
(2)除符合副研究员二级岗位相关任职条件外,在副研究员岗位聘用期间或近五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单篇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达到4(含)以上2篇;
(3)任副研究员岗位满4年。
副研究员二级
(1)除符合副研究员三级岗位相关任职条件外,在副研究员岗位聘用期间或近五年以来,取得如下成果之一:
①以第一申请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
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单篇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达到3(含)以上2篇;
(2)任副研究员岗位满2年。
副研究员三级
(1)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撰写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发表过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2)主持1项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等效项目;
(3)在助理研究员岗位聘用期间或近五年以来,取得如下成果之一:
①以第一申请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
②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前5名)及以上;
③在本学科领域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篇(含)以上;
④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单篇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达到3(含)以上1篇;
(4)能利用外语独立开展国际交流;
(5)1991年(含)以后参加工作的,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6)任助理研究员岗位满5年,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任助理研究员岗位满2年,或博士后出站人员任助理研究员岗位满1年;优秀的博士后出站人员或博士后第二站出站人员。
高级工程师一级
(1)除符合高级工程师二级岗位相关任职条件外,在高级工程师岗位聘用期间或近五年以来,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承担并完成国家、院科技项目或等效项目;
(2)任高级工程师岗位满4年。
高级工程师二级
除符合高级工程师三级岗位相关任职条件外,任高级工程师岗位满2年。
高级工程师三级
(1)具有独立承担研究课题或组织工程项目设计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取得具有实用价值或社会效益的成果;
(2)在工程师岗位聘用期间或近五年以来,取得如下成果之一:
①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含)以上(主要设计者排名前2名);
②在技术开发或推广中取得突出成就,所承担的项目为本单位创造经济效益500万元(含)以上;
③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前5名)及以上;
④作为主要骨干为重大研发项目做出重要贡献(由所在团队或项目负责人出具证明材料,包括相关研究报告或论文、专利等);
⑤在核心杂志发表论文2篇以上(前3名作者);
(3)能利用外语开展国际交流;
(4)任工程师岗位满5年,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任工程师岗位满2年,或博士后出站人员任工程师岗位满1年;
(5)1991年(含)以后参加工作的,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支撑岗位中的高级工程师三级岗位应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优秀的博士后出站人员或博士后第二站出站人员。
以上招聘岗位要求:身体健康。
注:高研院内部员工应聘均要求年度考核合格(年度考核优秀者优先聘用)。
三、应聘材料:
1、填写《应聘申请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审批表-工程技术及其他系列》或《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审批表-自然科学系列》(见附件);
2、提交学历学位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各类资格证书、职称证明、项目合同(任务书)、论文(著作)首页、专利证书(受理通知书)、科技奖励证书、学术任职证明复印件(已备案人力资源处的,无需重复提供)。
应聘截止时间:2015年11月15日
注:提交应聘材料时,请注明“应聘岗位”。
四、联系方式:
人力资源处:啜春雷Email:chuaicl@sari.ac.cn
201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