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面试题答案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答案:阶梯电价改革

来源:2exam.com 2012-12-27 14:33:29
【背景链接】
  在社会热议和批评声中,居民阶梯电价终于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3月28日,发改委召开2012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按照部署全国上半年要推出居民阶梯电价。方案提出:80%的居民家庭电价保持稳定,高于地区平均水平一定幅度的二、三档电力消费要多缴费,第二档每度电提价5分钱左右;第三档每度电调高2毛钱左右。
  2012年6月1日,我国将开始正式施行阶梯电价。
  【标准表述】
  [原因]
  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增长,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在我国实行居民阶梯电价乃大势所趋。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统计局公布的当前物价水平处于较低位置,给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改提供了宽松环境。
  从环保节能节约资源压力看,能源资源类价改已经非常迫切。从企业经营成本和运转压力看,加快改革,理顺价格,也不能再拖。要以实行阶梯电价为契机,提高全民族的节能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让节约能源资源深入人心,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意义]
  阶梯电价改革方案遵循了“多耗能多付费”的定价原则,完全符合国民经济节能减排的调控政策大方向,也是世界公认的合理定价模式。
  实施居民阶梯电阶,一方面不会让低收入家庭因为电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准。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阶梯电价实行后,电费支出是保持基本稳定的。由此可见,推出居民阶梯电价制度,是在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基础上作出的一项改革举措。
  另一方面提高了高收入家庭的电价,让他们承担更高的用电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收入家庭的无度用电,从而节约能源。从而促进广大居民科学合理用电,并且能够更好地保障公平。
  [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全球阶梯电价实施的经验看,特别强调区域差异和削峰填谷两大特征。我国不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即便是同地区的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也很大,因此各地区的基本用电需求量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从公共资源品的定价程序看,除了对定价方案征求公众意见外,还必须召开价格听证会,才能够对最终定价方案予以确定,避免行政部门单方面的实际决定权。如何避免过往资源价格调整过程中的“信任危机”,关键就在于切实提高公众对于资源品价格调整的参与度。
  总之,只有当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到电价调整的过程之中,并且能够切身感受到资源品价格调整带来的社会益处,才会由衷地支持价格调整方案,最终让资源品的价格与使用逐渐趋于合理。
  [对策措施]
  其一,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距,在充分体现节能减排约束的前提下,把阶梯电价确认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
  其二,定价模式的确定要公开透明,不仅要公布实施阶梯价格的数量依据,并且需要对实施阶梯电价之后的市场影响进行测算,再经过征求意见、价格听证等程序后,方可最终实施;
  其三,对高用电量者征收惩罚性费用后,相关的费用应该部分用于补偿低收入群体的用电需求,从而让电价高低不仅能够调节资源使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功能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答案:让座红包
历年辽宁邮政国考面试真题答案
民进中央历年国考面试真题答案
2013国考面试模拟题答案三险衔接
2013国考面试模拟题答案世界末日谣言
2013国考面试模拟题答案表叔的启示
2013国考面试模拟题答案简化行政审批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答案中国式过马路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答案疯抢神水
历年海关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答案
历年国考面试真题答案:外交人员的素质
2013国考面试模拟题答案:见义勇为立法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答案:景区降价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解析:拼同学现象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让座红包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