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面试 - 面试热点 - 宁夏面试热点 - 正文

公务员2014面试热点:中国经济金腰带

来源:2exam.com 2014-6-16 21:47:44

 热点概述

  长江经济带建设回顾

  1985年9月 “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部的概念,要求加快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开发,大力发展同东部、西部地带的横向经济联系。

  2005年 长江沿线7省两市签订《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但因各省市行政壁垒等因素,使得长江流域的航运和经济一直被割裂,该协议效果不大。

  2013年9月 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在京召开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动员会议,当时包括上海、重庆、湖北、四川、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9个省市。

  2014年3月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明确为国家战略,将给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4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三天之后4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11省市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考虑和相关规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贵州和浙江两省确定被纳入。

  如果说,一代伟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恢宏史诗;那么,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调整战略布局,在中国腹地画的“一条线”,必将舞活“一条龙”。

  相关评论

  长江商报: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是长江流径最长,岸线资源最丰富,经济关联度最高的省份,工业体系比较齐全,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位居长江中游地区第一位、在沿江11个省市中居第四位。湖北长江经济带是全省优质粮棉油和水产品的主产区,是汽车、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聚集区,是全省大中城市连绵带,具有联系“两圈”的“链条功能”,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

  湖北建设长江经济带,将依托湖北科技、产业、市场和区位优势,发挥在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建设中的关键性承启作用和“领唱”作用。同时,进一步增强发展实力和活力,贯通“中三角”、“长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建成经济新支撑带的重要支点。

  湖北日报: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辐射南北,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8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子长江龙头城市上海,长江流域的改革开放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长江经济带贯穿11个省市,这是每个省份跨越发展的绝佳良机,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就能实现大于11的整体效应;继续沿用以往的模式,不互通有无、消除各种壁垒,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沿线省市要主动投身大的环境中去,取长补短、借鉴吸收,融入经济带发展大势的同时,全面深化本省的改革,实现整体和局部的“双丰收”。建设长江经济带,最重要的依托在于长江,所以要更加注意长江水质的保护,只有这样,经济带才能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在于经济,长江则标注了经济带的地域。就目前而言,长江经济带没有统一明确的产业整体规划,上游做什么,下游做什么,中游做什么,需要有国家层面的调控。再不能“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戏”,而应整合资源、物产、人力、技术、资金等多个方面的基础。就落实层面而言,沿江产业带的税收标准、高速路费、农产品流通认证等环节,都可以实行“一票制”、“互惠通”,从而让长江真正成为带动小半个中国都活跃起来的黄金水道。

 


  • 上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