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康庄大道
抗日战争胜利后,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摆在了中国面前。是走国民党主张的资本主义道路,还
是走共产党主张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需要作出选择,历史也作出了选择。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
义道路而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答案很简单: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后,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对中国的前进方向作了明确阐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
导,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
二步是实行社会主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以消灭中国共产党为目的的内战,完全
失去人心,落得彻底失败。这个结局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这就决定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
绝大多数中国人是衷心拥护、欢欣鼓舞的。
65年来,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政权巩固严峻
考验,面对国民经济恢复难题,面对抗美援朝复杂形势,我国还是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
了156个大型建设项目,其投入超过旧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的所有国家投入,不仅初步奠定了社会
主义中国的工业化基础,也标志着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真正开端。
走社会主义道路要靠制度来保证。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要是借鉴苏联,实
行计划经济和国有制。在借鉴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等领导人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毛
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
路的经验总结,反映了那个时期我们党在中国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探索中也犯过错误,交
过学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加深了党和人民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坚定了继续在社
会主义道路上前进的信心。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保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宏观层面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大方向。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本质上不同于西方的议会制度,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民民主。工人、农民出身的代表与国家领
导人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这在中外历史上不曾有过先例。在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下,各党派和无党
派人士等就国家事务进行政治协商。这两种政治制度设计,真正把民主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的各
个方面。改革开放前,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主要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出现了
“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这些经验与教训,使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时期政治体制
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后30多年,中国继续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大踏步前进。这个时期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有了实质性进步,进步的主要标志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概念。这个概念是对中国现阶段实行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准确判断,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
本原则,又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论前提是,中国的社会
主义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十分关键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在这样一个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指导下,才有了“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才有了“发展是硬道理”,才有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才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
改革开放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时进行的。在指导思想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
纲,是政治体制改革得以启动的前提。政治体制改革是要巩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是
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削弱这个制度;是要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而不是削弱这个
作用。中国这么大,相当于整个欧洲,而且人口比欧洲多得多,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既积极又稳妥
,更好发挥全体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年,我国政
治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比如,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走上科学轨道,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
体、无党派人士等和中共共商国是,共同担起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责任。在当代中国,执政党
与参政党的关系,不是一党在台上、一党在台下的朝野关系,不是一党执政、一党痛骂的水火关
系,而是共担责任的关系,是共同对历史负责的关系,是生死与共的关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我国不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上取得了伟大成就,而
且在其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为了使中华民族在复兴的大道上走
得更顺、更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目前在党内提出坚决反对“四风”,
就是为了解决党风问题,解决贪污腐败问题,解决是当官做老爷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问题;在
全社会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解决理想信念问题,解决义利失衡问题,
解决诚信缺失、道德滑坡问题。可以说,我们在民族复兴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
不应避讳这些问题。65年来,我们已经克服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
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愿景的激励下,前进中的难题一定会一个个地破解。
未来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与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
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
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清晰表达了我们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期待,
反映了我们党对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信心。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对未来发展作出了
战略部署,明确了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也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
这也就是我们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年来党和人民的不懈追求。
看看新中国成立65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确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了。2013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万亿元,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只有466亿元,这个数字比不上今天一天的产值。198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1/9
。而根据国际著名经济组织的估计,到203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是没有悬念的。经济总量
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到那时,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将
大体上达到或超过历史上号称繁盛的汉唐时期和鸦片战争前的康雍乾时期。这对于13亿中国人来
说,无疑是5000年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圆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能如此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下,通过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彰显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是中国共
产党人对于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所作出的一大突出贡献,将永远彪炳史册。今天,对于中国道
路、中国模式、中国崛起、中国力量等,不仅中国人在广泛谈论,国际社会也是津津乐道。面对
未来,我们更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回望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展望未来“两个一百年”时刻的光明前景,作为这个
国家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对新中国成立65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深感欣慰,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满怀
期待。我们相信,中国人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到来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此点赞、为此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