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面试 - 时政热点 - 正文

2016时事新闻:城墙是中国文化“不灭”的元素

来源:中公 2016-2-1 0:10:40

2016时事新闻:城墙是中国文化“不灭”的元素
近日,西安市旅游局官微发布了一条赞颂西安城墙的微博:“西安城墙,是孤独的,它的那些老伙计们:北京城墙、南京城墙……早就灰飞烟灭。”这条微博引来了南京网友的不满,有网友评论道:“咋回事,南京明城墙咋就说没就没了呢?”随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官微“@南京城墙”回应,“南京城墙现存25公里,且大部分是原墙体,不论从体量或等级,都比西安城墙要高。”西安城墙和南京城墙的隔空对话,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其实,西安城墙与南京城墙的对话早几年就发生过,“夕”话“朝”拾,说明这个话题底蕴深厚,对话人意犹未尽,或是说在一些基本元素上,大家还没有找到共同点,形成“同心结”。也许,有些事情经过“讨论”,消除成见后,反倒能“走到一起”。

城墙,是中国文化“不灭”的元素,这一点必须确立。第一,无论“京”城墙,还是“府”城墙,都是“中国墙”,都有“可炫耀”的历史。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分为外郭城、京师城、皇城、宫城4道,现在大家能看到的南京城墙是京师城墙,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史料表明,西安城墙也造于明朝,虽然历史定位有所不同,但两座城墙有着很多共同点,在明朝都是用作军事防御,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无论“石灰堆砌”,还是“夯土包砖”,都是“中国造”,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水平、风格的具体见证。笔者就生活在南京城墙边上,时常会在它的脚下驻足凝视,这座从墙基到顶部用的都是条石和砖头,建造时用糯米和着石灰来垒砌的城墙,至今仍然雄伟壮观。笔者也曾到西安考察学习,近距离领略了西安城墙的风采,“墙芯夯土、外面包砖”,恰恰展现的是西北汉子的风格,同样威风凛凛,英姿勃发。第三,无论“体量大小”“高低长短”,都是“中国卷图”,可研究的是中国历史长河的宽度和深度。南京城墙是目前世界上体量最大、最长的城墙,西安城墙虽然不及南京的长,但从历史文脉的角度讲,南京和西安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是记载中华文明延续的两部重量级古书,打开它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两座古城城墙的连接。

由此,必须用民族、历史、文化和发展的眼光来体验中国古城墙的内涵和魅力。西安城墙从来就不是“孤独的存在”。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申遗预备名单中,“中国明清城墙”项目一共有8座城市,包括南京、西安、荆州、襄阳、临海、寿县、兴城、凤阳,还有更多的地方,如广东、福建、河北、河南的明城墙都要加入进来,成为一个兴旺发达的“名门望族”,在振兴中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不可能“灰飞烟灭”。今年3月,8座城市城墙申遗文本将递交国家文物局,之后将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示着中国城墙作为中国文化的元素,正突破一城一界,跨越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挎大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这首童谣人们至今还在吟唱,但600多年毕竟离我们很远。历史凝聚成文化,时间凝固成空间。互联网“乌镇论剑”,世界就在“手尖的方寸移动中”,而传承中华历史文化需要更多的600多年,我们眼前将不可能只点一盏灯,只砌一座墙。西安、南京……所有的城墙,每一块砖里,都镌刻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需要我们共同携手,悉心呵护。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