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申论范文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三公经费公车消费

来源:2exam.com 2012-11-6 11:31:36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三公经费公车消费【关键词】

  “三公”经费  经费公开  公车消费  公车管理

  【热点案例】

  1、2011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了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预算等有关问题。会议决定,6月份向全国人大[微博]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然而群众普遍反映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缺乏解释说明,公开数据很难看得懂,难以令人信服。

  2、2011年8月15日,北京市44个部门如约公开“三公经费”,各部门的“三公经费”中,公车花费所占比例最大,几乎都在七八成。市工商局公车费用最高,占到“三公”总额的93%。关注公车改革的某市政协委员表示,公车消费,尤其是公车维修缺乏监管,公车私用现象突出。“减少公车私用现象有简单易行的办法,建议在公车的醒目位置贴上‘标识’,使公车使用透明化,加强群众监督。”现在无论单位大小、级别高低,一般部门的“主要领导”都要配专车,这似乎已是不成文的规定。一辆公车,购车款要十几万元,汽油费、维修费一年要几万元,再加上司机工资、福利,花销相当大。那么,一笔笔算下来,就不难看出公车过多过滥、开支巨大、浪费惊人。

  3、2011年3月25日,国务院第四次廉政会议提出:要大力压缩行政开支。继续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全国在2009年压缩15.1%的基础上,2010年又压缩5.8%。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组织开展清理整顿工作,撤消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驻京办事机构625个。从严控制一般性行政开支,初步遏制了行政经费逐年过快攀升的势头

  【考点分析】

  一、“三公经费”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经费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2、行政开支数额巨大,资源无效利用,政府运行成本过高。

  3、经费公开数据简略,公开迟缓,降低了政府权威性和公众信服力。

  二、降低行政成本的建议:

  1、降低预算、减少行政开支;政府经费应坚持“少进节用高效”原则,倡导节约理念,提高政府资源充分使用率;提高工作效率,精简行政机构,明确编制预算。

  2、规范政府经费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完备、有效、严格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严查、严处公款吃喝行为;严审、缩减因公出国项目。集中专项整治经费使用情况,严惩乱用、滥用行为。杜绝公车攀比、虚假消费行为。

  3、加强对政府经费使用的内部监管审计;完善社会公众监督制度。定期监管审核政府经费使用情况,对滥用行为及时对外公开、上呈有关负责部门;加强舆论媒体监督,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召开媒体、群众座谈会,公布行政开支状况。

  4、健全“三公“经费公开透明制度,探索行政资源公开透明使用的有效方式。及时、有效、全面的公开政府经费使用明细。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环境治理 垃圾处理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基层选举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逃回北上广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文化 传统文化 道德建设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校车安全事故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王石婚变热点分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意不是神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莫言热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题:物价上涨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患纠纷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让环保与城市化同步发展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海外网络代购标准表述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幼儿园虐童事件标准表述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