ü 热点概述
2014年高考结束已经结束,随着高考分数发布日期的临近,如何选择专业成为许多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热门专业每年都吸引大批考生填报,但是热门专业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而高考一个月后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这意味着,继去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将再增28万,再创历史新高。曾经被认为炙手可热的计算机、英语、法律、生物和金融等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许多毕业生纷纷诉苦,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的明明是热门专业,眼下却已变得“冷清”。
曾经的报考热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日子不再舒坦。由于几年前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各大招聘市场上,昔日人人争抢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忽然变得无人问津,许多原本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干脆转行、另谋生路。据智联招聘统计,与计算机专业对口的岗位是计算机软件、系统集成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网游,从事这两大岗位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只有6.92%和6.64%。
ü 模拟题
对于高考填报志愿“扎堆”造成毕业生后就业难的问题,你怎么看?
ü 参考解析
随着高校逐步扩招,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进入了大学校园,在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出现了学生填报志愿“扎堆”,一味追求热门专业,使得在毕业时就业压力增大,无法找到专业对口或者合适的工作。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一、学生以及家长未对所报专业背景与专业知识有明确的了解,对于专业未来的发展及就业形势没有详细的规划,而认为“热门”专业未来就业就是最好的,一味追求填报“热门”专业。造成本专业人数急剧增加,毕业时学生就业压力巨大。
二、为响应政府扩招政策,高等学校不是对于社会需求专业人数进行科学的规划,而只是对于一些报考人数多的专业一味扩招,对于另外一些相对报考人数较少的所谓“冷门”专业则未给予重视及宣传,造成专业报考人数越来越少。同时高等中学对于学生报考志愿缺少积极且正确的引导,也造成学生在填报志愿茫然选择了“热门”专业。
三、相关教育部门未针对一些违规扩招现象给予及时的规范和约束,也是造成“热门”专业学生越来越对,最终毕业时就业压力变大。
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首先相关教育部门应结合实际出台一些专业招生参考人数规范,并加强监督,保证各高校的有效实施。而各高校以及高等中学校等应在学生报考志愿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及参考意见,同时学生本人及其家长也要主动了解专业背景,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的专业填报。相信通过多方的合作,能够使学生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专业,并在毕业时能够做到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