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67个零分与“奥数”大国--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5-7-30 15:33:32 【字体:小 大】

 267个人的高考数学成绩是零分。我相信,所有看到这条新闻的人都会感到匪夷所思,难以置信。考零分,太不容易了!众所周知,一门考试只要有选择题在,拿零分的难度比拿满分还大得多———就全靠蒙,也能蒙几分吧!更何况,高考的所有科目都有一部分题目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属于白送的分,再紧张,再失常,也不至于连一分都拿不到。

  或许,267个零分可能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偶然里面总是包含着必然。高考是对一个考生中小学12年学习效果的总检验,零分出现在数学考试中,而且不是一两个考生,我们虽然不能就此下判断说这些考生所接受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是失败的,但这至少给我们的数学教育敲响了警钟。

  在中国教育中,数学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数学是中小学里最受重视的主课,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要想考上好高中、好大学,数学就一定要学好。这些年,全国上下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民“奥数”运动,“奥数”班遍地开花,无数的中小学生奋战在“奥数”题海中,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奥数”大国。

  就在前几天,我们的数学教育刚刚结了一个大“硕果”:在第4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中学生拿了5枚金牌、1枚银牌,并获得团体第一,这已经是中国在这项赛事上的第12个团体第一了。

  然而,广东高考这267个数学零分让国际数学奥赛闪闪发亮的金银牌有些暗淡。这两者同时出现也印证了很多有识之士对中国数学教育和数学研究的忧虑:“奥数”大国并不代表数学强国,重视数学教育并不意味着数学教育是成功的,有解题高手并不代表学生整体数学素养高出别国学生一筹。

  在巨大的应试压力下,在“奥数”热浪的影响下,我们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和数学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培养数学素养的轨道,忽视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而是陷入了机械的解题训练中,盲目追求难题、偏题、怪题,追求技术技巧,把数学教育变成了智力游戏。可怕的是,这种偏离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6岁的一年级学生面对的数学题:在0~9这10个数字中,哪两个数字相加是12,相减是9?对于成人来说,这道题很简单,但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这题实在不容易。难易且不说,做这样的题是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呢还是培养其数学素养?

  这种偏离使我们的数学教育出现了两极分化,少数智商比较高的孩子能够在这种技术性训练中脱颖而出,比如拿“奥数”金牌或是高考数学成绩优异,但更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则被数学抛弃或者抛弃数学。

  267个高考数学零分就是对我们这个号称擅长数学的民族的一个讽刺。

  一位著名数学家说,“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因为数学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为数学能训练出其他学科中所需要的清晰思维的智力。因此,广大中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也许,把267个高考数学零分和民族的数学素养、和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是杞人忧天,我也希望这是杞人忧天!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